在一個周末休息的時候,鄭小梅做完了自己的作業,想著自己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就很少幫媽媽做家務了,看媽媽總是忙前忙後的,也挺辛苦的,就和媽媽說:“媽媽,你休息一下吧!我來幫你做點家務。”媽媽說:“這點家務我很快就做完了,就不用你來幫忙了,你還是去做作業吧!”鄭小梅說:“我剛把作業已經做完了,還想著過來幫一下你呢!那現在還有什麼事我可以幫的上忙的嗎?”
媽媽看了一下,灶台已經打掃了,地也已經掃了、拖了,衣服也已經洗好了,好像也沒什麼事了。媽媽想了一下說:“小梅啊!要不我們去家裏後麵菜地種點蘿卜了,雖然你大姐在其他菜地裏已經種了一些,但冬天吃蘿卜多,家裏後麵菜地還可以多種一點,到時候我給你做點醃蘿卜帶到學校裏吃。”
鄭小梅說:“好啊!醃蘿卜比酸豆角要好吃多了,我最近一直在吃酸豆角,吃的我都有點反胃了,以後換點醃蘿卜吃了。”
媽媽聽完鄭小梅說的話後,心裏想著讀書真是苦啊!小梅這孩子受苦了,天天吃這酸豆角也挺難為小梅的了,以後得換點其他的菜給小梅帶到學校裏吃了。
然後媽媽拿上準備好的蘿卜籽,叫小梅帶上鋤頭,帶上防曬的草帽,就和小梅來到她家後麵的菜地種蘿卜了。媽媽先是把長滿雜草的菜地翻新一遍,鋤去雜草,雜草會與蔬菜爭奪養分和水分,影響蔬菜的生長和產量。因此,鋤去雜草是種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翻新菜地時,媽媽用鋤頭進行翻耕,將土壤翻鬆,再將菜地上的雜草和枯葉清理幹淨,以便進行下一步的耕作,然後先施一層農家肥,叫小梅把蘿卜菜籽一點一點的撒在農家肥上麵,然後用翻新的土蓋在剛撒的菜籽上麵,最後再澆一點水,種菜的基本要領就是這些了。
媽媽一邊告訴小梅關於土壤、灌溉和季節的知識,一邊認真的手把手的教著鄭小梅接下來該怎麼做。鄭小梅一邊認真的聽著,一邊認真的學著,看媽媽鋤地鋤累了,鄭小梅就叫媽媽坐在旁邊休息一下,自己幫忙挖土、播種、施肥、澆水,按照媽媽教的步驟認真的種菜。媽媽看到鄭小梅這麼快就學得有模有樣的,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心裏想著小梅這孩子就是聰明,學什麼很快就會學會的。
在今天的勞動中,鄭小梅學會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她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快樂。她才知道原來種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明白了媽媽的辛苦,也體驗到了種菜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耐心、細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種菜也是一種學問,它涉及到許多方麵的知識,包括土壤、播種、施肥、澆水等多方麵的技術。
種的菜長得好不好也是有很多學問的,需要了解不同蔬菜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習性,以便選擇適合的品種和種植方法,也需要了解氣候變化對蔬菜生長的影響,以及如何適應氣候變化,需要掌握許多不同的技能和技巧的,看來種菜也不容易了。想要更好地種植蔬菜,提高產量和品質,也是需要人們辛勤地付出的,鄭小梅知道,隻有通過努力和堅持,才能收獲美好的結果。
和媽媽種完菜後,鄭小梅拿好種菜的工具回到家裏,認真的寫了一篇關於種菜的文章,準備送到董老師那裏去了。看來想要寫好文章還是要多與生活相聯係了,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隻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寫出真實、生動、感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