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硯台石(1 / 2)

【第十一章】

那種石頭看上去就是黑色結晶,不過如果對著它使用法則的話,就會析出墨色的霧氣,由於這個原因,後來有人把它稱為硯台石。

在霧氣的包裹下,沒有打磨過的石頭,都會變得鋒利無比,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削鐵如泥,無堅不摧,反正在目家能收集到的材料裏,還沒有它劃不破的。

黑霧越多,它就越是鋒利。

可惜那些礦石,並不純粹,質量也參次不齊。它們隻作用於本身,無法與其它材質融合,所以不適合鑲嵌。當時的族長,就出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所有的硯台石,都挖掘了出來,加以精煉提純,打製了一把大刀。

本來準備給它取一個與“墨”字相關,文藝一點兒的名字。結果鍛造好的當天,有一隻尖耳朵的胖貓頭鷹停在了上麵,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這種小型猛禽,鎮子裏隨處可見,它們不怕人,當時呢,大家卻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一拍即合,隨隨便便的給它取了個名字───

大角鴞。

這把刀曾經有兩個主人,在如今的時代說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至於他們的故事,就此略過。

由最後一任主人轉送給了他的一位故人代為保管,之後就不知所蹤了,原來放在折子爺這兒,也就是說,他就是那位故人嗎?

這把刀,隻要主人還有體力,還能夠使用法則,那麼它就攻無不破,基本上可以說是無法防禦的攻擊。

主人越強,相對的刀也越強。

如果這是真貨,目斬就算是找遍整個帝都,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武器了吧。

明明是很厲害的一把刀,目斬總覺得,其他人對它都有點隨便啊。隨便的開鑿出來,隨便的取了個名字,折子爺又隨便的給了自己。真的不要緊嗎?

不過,避開那些話不提,目斬還挺喜歡它。

它有些重,但相對來說還很承受,目斬將之舉起,對它使用法則。法則就是一種能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可以包括很多。

對一樣東西使用法則,就意味著要讓它本身進行轉化,就是將一種能量轉為同一種能量,不知為何,這個能量在某方麵,就會變得更好,比如一塊鐵,密度和其它不變,卻會變得更加堅硬。這個過程非常奇妙,至今未有個合理的解釋。也有人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強化。

大角鴞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強化能使它變得銳不可擋。

果不其然,目斬看見刀身上緩緩滲出了黑霧。

是真的大角鴞。

目斬試著揮動了兩下,黑霧隨刀而動。不過他可不能直接在房子裏試刀,折子爺才送了自己這麼一把刀,回頭自己就把人家房子給拆了,總歸有點兒不厚道。

總歸有機會試一試。

目斬把大角鴞放了回去,扣好箱子,把它推進了床底下。

他還有兩件事情要做,去一趟據點,再熟悉這座城市。

當天下午,他就去了據點。目家在規模大點的城市都會有一個據點,族可以到那裏進行聯絡,大姐告訴過他具體位置。

他寫了一封信,信裏包括,到達帝都這一事實,還有就是大角鴞的事情也一並寫了進去。信隻要半天左右就可以送回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