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廣東話口語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古漢語成份。例如“肥”字,在當代漢語詞彙中,通常隻用於動物身上,用在人身上,稱為“胖”。而在古代則有“燕瘦環肥”一例,所以現今的“減肥”二字,最早起源於廣東方言。現在則被廣泛運用於各類報章雜誌而迅速“走紅”。

夏日難捱,小背心、超短裙紛紛出籠,但求美觀的女人們,更是把“減肥”二字常掛嘴邊,它不但成了美容界的招牌生意,更成了女人的事業。

這一事業進行得轟轟烈烈之際,不時有婦女團體提出抗議,她們認為女人無論生就何種身形,都應接受並感到自豪。無需屈服於“男人世界”的審美標準,隻需尊重體形,做個快樂的真女人。

正是因為尊重自己,女人才更應該保養容貌和身段,這是“內外兼修”的一部分,當然我們都知道真正會有幾個男人是由於女人的“心靈美”而愛上對方?

減肥成功的人,人人都有一本血淚史,當中更以明星的實例最引人注目。香港的女人對此往往都有“代入感”,為求達到完美體形,無所不用,也令這個城市成了名副其實的“減肥”城。各類報章雜誌占最大篇幅,最有震撼力的肯定是“減肥”廣告,難以想象,倘若抽走這類廣告,將有多少傳播媒體麵臨經營危機?

本來,需要減肥的是那些真正過於肥胖而影響身體健康的人,嚴重者還需遵醫囑而服食藥物。然而如今,很多人棄健康的體形而不顧,瘋狂地追求起模特兒的骨感身材來。

女人的愛美之心,何時都無法遏製。隻是求美的方法不對,反而會害了自己。像上海年初一則爆炸性新聞,便是一位15歲少女,因盲目減肥而喪失了生命。臨終前身高165cm,體重還不到30公斤,慘不忍睹。無人不為這樣輕易地告別花季人生而扼腕。

“女為悅己者容”,女人的減肥事業當然要繼續,悅人更為了先悅己。平時的飲食要當心,每逢夏天,我必常備一杯冬瓜薏米水,取薏米清熱解暑、利尿去濕的特性,冬瓜則有輕身之功效,煮法亦簡單快捷:將去籽連皮冬瓜切塊,與薏米加水同煮一小時,隔渣留水,待涼,最後加蜜糖。你大可以慢慢喝,喝不完的就存放入冰箱。

減肥招數日日新,就讓我們從夏天的一杯冰薏米水做起,它帶給你的不僅是清涼,還有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