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無糖飲品不一定能瘦身(1 / 1)

專家指出盡量別選用含甜蜜素、安賽蜜等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飲料。

聽到“可樂”、“雪碧”,追逐健康、苗條的MM們一定會搖手說NO,甜味飲料在大多數人眼裏逐漸被拋棄了,因此不含蔗糖的飲料紛紛上市,並在夏天的飲料市場賣得格外熱鬧。

消費者正在被灌輸無糖茶飲可以“瘦身”的概念,不過,營養專家提醒消費者,很多飲料並非真的如其廣告所宣稱的那樣,具有瘦身減肥的效果,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喝這些特殊的飲料。

無糖飲料打“瘦身”牌

記者在幾家超市看到,無糖或低糖飲料份額越來越大,比如烏龍茶和茉莉清茶都有無糖、低糖型的;更有一些飲料,名稱就是什麼“苗條淑女動心飲料”,強調其“瘦身減肥”功能性。

據了解,這款苗條瘦身飲料的減肥功能主要來自其內含的“左旋肉堿”,武警總院營養專家呂利教授指出,從理論上說,左旋肉堿確實對消耗體內脂肪有幫助,其可促進腸鏈的脂肪酸進入細胞的線粒體氧化。但是,光靠喝飲料、或某種化合成分來減肥是不可能的。

“無糖”食品並非無糖

呂利教授指出,許多人對無糖食品存在誤解,以為無糖食品便是純粹無糖。實際上,所謂無糖即指不含蔗糖。但沒有蔗糖並不等於不含糖,比如有的無糖食品不含蔗糖,但它本身是用糧食做成的,糧食是一種多糖類食品,在體內可分解成蔗糖和葡萄糖,所以說,無糖食品並非不含糖。

甜味劑有好也有壞

即便是那些不含蔗糖的飲料也有甜味,這是因為在產品中添加了甜味劑,也就是用果糖、甜蜜素、安賽蜜等代替。

專家指出,因為甜味劑產生的熱量很低或者不產生熱量且高甜度,因此用它來代替蔗糖,就讓那些愛吃甜食又怕長胖的MM們既飽了口福且又不用擔心長胖。

不過,甜味劑也有好有壞,一般分營養型甜味劑和非營養型甜味劑。營養型甜味劑與蔗糖甜度相等,其熱值相當於蔗糖熱值2%以上,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和糖醇類如木糖醇、乳糖醇等。非營養型甜味劑屬於人工合成的甜味劑,一般不產生熱量且甜度遠高於蔗糖,故亦稱為“高甜度微熱量甜味劑”,如甜蜜素、安賽蜜等。

所以應盡量選用添加營養型甜味劑的食品,少選用添加人工合成的非營養型甜味劑食品。

選無糖食品要謹慎

並不是所有的無糖飲料都可以放心喝。目前市場上的無糖食品,概念和標注都較混亂,所以購買時一定要謹慎,專家提醒注意以下4點:

A.看標簽還要看配料表:選擇無糖飲料時,不僅要看其是否標注有“無糖”的字樣,還要注意看配料表,是使用何種甜味劑。

B.考慮食物本身是否含糖:有些食品的添加劑中並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這一點對糖尿病人尤其重要,糖尿病人如果以為無糖食品“無糖”便放心的多吃,後果可想而知。

C.算算自己可以承受多少甜味劑: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值)。例如糖精鈉的ADI值為5mg/kg,即糖精鈉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5毫克,即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允許攝入量為250毫克。此外,甜蜜素的ADI值為11mg/kg,安賽蜜的ADI值為15mg/kg,甜味素的ADI值為40mg/kg,苯甲酸(鈉)的ADI值為5mg/kg,山梨酸(鉀)的ADI值為25mg/kg。

D.嬰幼兒不要吃含有化學合成甜味劑的食品:化學合成甜味劑不是綠色食品,食用以後不易分解,易對肝髒造成損害。兒童的免疫係統尚未發育成熟,肝髒的解毒能力較弱,所以不宜吃含有各種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