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
一轉眼就到了2008年。
算起來,程思寧已經在水井村工作了十幾年。
如今的水井村早就已經大變樣啦!
程思寧是八六年來的水井村,九零年就實現了全村戶均萬元戶的神話故事。
當然了,那時的水井村雖然號稱戶均萬元戶,名頭聽著挺敞亮,算起來其實純人均年收入也才兩千多塊錢。
九四年,水井村終於實現人均純收入過萬(每年)。
這份答卷震驚了全國上下!
程思寧和老楊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水井村被稱之為種花國第一村。
無數單位組織成工作組,前來水井村參觀、取經。
水井村的成功案例,被大家一一傳頌。
因地製宜,發展地方特色產業:
——比如說水井村的土壤並不適合耕種,所以村裏的大棚,基本隻能滿足村民們的日常夥食需求。
但水井村一邊臨海一邊靠山,非常適合水產養殖與家禽養殖。
提高生產力的前提,是提升勞動者的文化水平:
——八六年程思寧來村裏之前,村裏文化程度最高的是村長老楊,大約是小學三年級水平。
到了千禧年,村裏四十歲以下的人,無論男女基本都有函授大專學曆,而且學的全是專業性很強的。比如說農學病蟲害、畜牧養殖、土木工程路橋建造、法律、財會、國際貿易、機械工程等等。
就不用說村裏的年輕人了,幾乎全是正兒八經參加高考,考上全日製本科大學的。
甚至還有的年輕人讀書很厲害,大學畢業後開始讀研究生……
全民文化程度的整體提高,直接帶來的好處,就是能夠憑借專業知識,非常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並且很好的完成工作,且效率極高。
建立全國統一的質量體係,完善企業的管理製度:
——這是後來程思寧主要推行的政策之一。
在她的呼籲與努力下,國家十分重視產品質量體係,參考借鑒國外的經驗,終於創造出屬於種花國的特有體係,並由個體戶、私人企業、民營企業等率先引進。
水井村實現人均年收入過萬元後,不少單位都派出了學習小組前來取經。
程思寧熱情地向他們推銷那套由種花國本國建立的質量體係。
大家開始照搬水井村致富模式。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靠自己就能學會。
還是有不少的單位找不到正確的方向,陷入迷茫。
他們紛紛向程思寧求助。
程思寧便帶領學生、水井村村民們前去考察,幫助了不少村落和企業。
2001年,種花國加入世貿組織,國家的經濟終於開始平地起飛!
國外的訂單像雪花一樣紛紛而至。
在瘋狂趕製國外訂單的時候,大家突然意識到,因為有了這套產品質量管理體係,不管哪個行業哪個企業,都能輕鬆算出自身的產能,而且做出來的產品也都是高品質的東西。
因為這樣,種花國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還因為種花國的質量管理體係,遠比歐美的更先進。
無形之中,歐美列強也默許了種花國的這套體製。
最終,種花國潛移默化地利用這套質量管理體係,拿到了定價參考權。
不管國外的什麼企業下訂單給種花家的工廠,都會依照質量管理體係的分級管理,來提供報價。
對程思寧來說,這一世因為她推行的這套質量管理體係,種花國生產的商品再也不會被國外嗤之以鼻地認定為是廉價、質量差的象征!
這個國家正以更加快的速度走上了國富民強的道路!
2008年程思寧58歲,已經依照規定辦理了退休。
但她被返聘為顧問,繼續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如果說,程思寧推行的是農業發展,是質量管理體係……
那麼靳野就是憑一己之力,直接加快了國內工業製造進程的奇人。
早先他弄回來的那一大堆機器,早已被國內的物理、機械相關科研人員給拆了個七零八落,又研究得十分透徹。
再加上前仆後繼留學歸來的留學生們日以繼夜的工作,終於研究出超越國外、跳出固有知識產權限製,完全自主化研究的醫療儀器、電子精密機械製造等等……
直接後果就是加快了軍事現代化建成。
再加上,靳野自己就是做潛艇研究的。
自從他留學歸來,擔任三零五研究所(潛艇研究)副所長之後,第五年,種花國的第一艘全自主設計的超馬赫靜音潛艇下水了。
三年以後,種花國的新潛艇一艘接一艘的下水……
引起了全球震驚!
靳野當即成為米國最不受歡迎的人之一,甚至還被製裁了。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才華又愛國的人,能被假想中的敵對國視作頭號對手……
這是對靳野的一種肯定。
靳野比程思寧大上三歲,也是一樣到了退休的年紀,但被單位返聘為技術顧問,繼續擔任新型武器研發重任。
不過,平時夫妻倆忙歸忙,但每年春天,他們都會回方嶺村住上一段日子。
現在方嶺村也已經大變樣啦!
早在水井村變富裕的時候,程思寧就寫信給村長老譚,讓他帶著代表團過來學習。
程思寧更是為方嶺村貼身製作出適合的發展計劃……
方嶺村的土壤條件好,如今已成為遠近有名的中草藥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