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算是個例外,在宿舍裏有一個小跟班“趙猛”,天天跟在王宇屁股後麵算的上“鞍前馬後”。
有兩個“敵人”,彼此互相看不慣,麵對麵都不說話的那種。其中一個更偏於冷淡,但是不至於毫無溝通。
傅言不算跟班,也不算敵人,大一跟大二一直偏向於正常的同學關係直到後來關係才越來越好的。。
大一時候還沒完全脫離學生時代的桎梏,即使對舍友不滿,選擇的更多是磨合相處,不是割裂關係。
到了大二,明白過來什麼是大學生活之後。顧忌就少了許多,本來還可以收的住的矛盾就很難再隱藏,會凸顯的很尖銳。
到了無法調和之後,整個宿舍的關係會很詭異,傅言他們的宿舍就是如此。
人數不多,卻按性格原因,關係遠近被分割開來。
傅言不太在乎這些,可能跟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對於集體他不會迫切的想融入來獲取安全感,也不會很排斥來顯得與眾不同。
更多的時候他選擇隨性而為,不刻意不拒絕。說到底,一切簡單就好,就是讀個大學搞那麼複雜幹嘛呢。
至於跟王宇的關係,一直保持的還可以,主要原因在於對王宇的性格跟為人處世的方式,傅言可以接受。
至少是不厭煩的,情緒在長期一起生活的人麵前是很難隱藏的。你的不滿,你的敵意總會在不經意間釋放,那兩個關係很差的就是如此。
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傅言自始至終沒有釋放這樣的情緒,這也就是到了大二關係一直還算正常的原因。
直到一次意外的事件,這才讓兩個人的關係突飛猛進。
王宇這個性格,在宿舍是如此,出去也不會安分。
大三的上半學期,不知道在外麵惹了什麼麻煩,被同一個學校的打上門來,堵在了宿舍。
對方來的很突然,過程沒怎麼叫嚷,直接就打進了宿舍,顯然是有備而來,這個時候宿舍的幾個人除了傅言都在。
還沒等幾個人反應,其中一個進來的人指了指王宇,其他幾個直接上去就打。
組織性跟紀律性都很高。
這個時候王宇跟趙猛正圍著電腦看電影,幾個人進來的時候趙猛抬頭看了一下,王宇沒有抬頭還盯著電腦屏幕正看的津津有味呢。
趙猛反應很快,看見來勢洶洶的幾個人,率先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等到幾個人動手。直接繞到了背後就往外麵跑,來的幾個人也沒有阻攔,他們的目標是王宇。
王宇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的有點發懵。正聚精會神的看著電影,直到頭跟後背傳來疼痛感,跟屋子裏麵響起的叫罵聲,他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有一些性格是埋在骨子裏的,平時自己都可能不會發現。在自我認知裏麵是偏離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隻有麵臨一些特殊情景時,性格會直接替代思考,直接接管身體的掌控權,為你做出選擇。
這時的王宇正麵臨著屬於他的特殊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