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早潮才罷晚潮來(網絡版2(1 / 2)

老皇帝的目光猶如噴泄的渾黃夕陽,一時間宛如有千百道芒刺貫穿我的瞳仁,雖然這已不是正午那輪,擁有驚世駭俗能量的烈日,可我,卻依然被震懾在原地,無法動彈分毫……

“董鄂丫頭,你好……很好……罷了,畢竟是朕對不住你……愛新覺羅的江山本來就先天不足,再也負擔不起第二個多情帝王和第二個董鄂妃……刑年!”

‘為國捐軀’的時刻已經來臨了嗎?……

有哲學家言:生死互滲。生是死的盡頭,死是生的末路……

有智者道:沒有永恒,生死亦然。存是亡的‘偽死’;亡是存的‘偽生’……

老子說:天地尚不能長久,而況於人乎!……

莊子雲: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死是解脫,應鼓盆而歌!……

卡夫卡曰: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耶?皆有所一體……

心理建設完畢!

接過酒杯,淡然而笑,正欲一仰脖兒吞沒鴆酒也讓鴆酒吞沒,杯子卻冷不防的被人劈手奪下潑掉……誰?足登黑膩子的千層底靴,身穿石青色暗團龍織錦袍,披著猞猁猻大氅,腰束黃綢縐搭包,麵罩嚴霜,形容嶙峋,森臒蕭颯,騖目如電……似一塊冒著致命冷意的千年寒冰,又如酷暑正午炙烈烤人的戾日……他身後站著隆科多、高福兒和一個將鬥笠壓得低低的玄衣人,卻沒有那個幾乎形影不離的文覺和尚。

……下意識的瞟向門口,門扉依舊緊閉,並無任何開動過的跡象……他們究竟打哪裏冒出來的?地獄來客?……不,難道是秘道?

恍惚中記起十幾年前,我曾在清溪書屋的門外等候覲見,那時康老爺子還在澹寧居聽政,在等候過程中碰巧遇到了因十三之事而倍感孤寂煎熬的四阿哥,便一時興起做了三條安慰性質的預言,結果,‘岸邊說話,水中有魚’!竟然被不知什麼時候已回到清溪書屋的老爺子給盡數聽了去還險些遭殃,因為我們一直守在清溪書屋的門外,並未見老爺子進去,所以,當時我就不由暗忖:暢春園裏有秘道從澹寧居或別的什麼地方通入清溪書屋不成?……後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被連累的著實‘蔫’了好一陣子,這事兒也被拋諸腦後,倒是他,難道從那時起就上了心?探究出了秘道並留待時機成熟時一招製敵……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深,殺伐果斷睚眥必報,此人委實太可怕了。

可是,他不已奉旨於冬至代皇帝祭祀南郊嗎?此時應在齋所虔誠齋戒才對,為什麼要棄正門走秘道避人耳目呢?

對了,康熙這幾日正在靜養齋戒,除去負責保衛的近侍與照料起居的蘇拉太監,諸如嬪妃大臣皇子王公等,一律不得覲見……即便如此,各方勢力的眼線也在清溪書屋的外圍緊盯著,哪位處於權利旋渦中的皇子若奉詔在此‘特殊時期’單獨覲見,消息馬上就會不脛而走……各派勢力立即會有所警覺……而走秘道,顯然可以消除此隱患令自己處於有利位置,難道,他是想來逼宮?

可是,康熙皇帝屬意的正是他,他又何必沉不住氣自毀前程呢?

……等等!玄衣戴鬥笠的神秘者手裏拿的是……?高福兒手裏捧著的又是……?難道?……不看則已,一看……席卷而來的驚悸猶如滅頂的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