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節 我是劉備(3 / 3)

周毅兩人怎麼這樣望著我,我衝他們一笑,他們竟然一哆嗦:“我現在是不是比曹操還黑?”我盡量溫柔的對他們說。“哪裏,老大您仁義滿天下,我對你的敬仰如……”。“打住打住”我對他們說:“那三個俘虜現在在哪?”

“打了嗎啡睡著了,以他們沒經過任何西藥的身體,估計要到明天早晨才醒,不過老大要問話我有辦法讓他們馬上醒”,尹東說。

“馬上叫醒他們,明天我們必須快速離開這個地方,今晚必須決定對他們是殺是留,還有,我已經決定,我們這次行程的目的地是遼東公孫瓚處,在古代,人們活動範圍不大,有人終生沒出過村子,劉備與公孫瓚不見多日,同時,劉備19歲遊學,正是相貌變化最大的時候,如果我們扮演的劉備連公孫瓚都瞞不過,哪這個劉備不做也罷。”

不理會盜賊們仿佛看到死而複生的劉備表現出的驚駭表情,我對他們進行了盤問。這三名盜賊一個叫陳永,一個叫王誌,還用一名壯漢膽敢叫管亥,“管亥,你便是那個與張飛張翼德大戰過30回合的管亥”,我用半生不熟的文言說。“翼德何人也?”大漢瞪著茫然的眼睛對我說。

我暈,我怎麼忘了現在是光和3年,劉備或許還不認識張飛張翼德,黃巾起義還有4年,這人怎麼會和翼德大戰30回合哪。

不過,他要真是那個管亥,我可賺到了。要知道那時代,能和張飛這個超級大猛男戰鬥30回合的人很少。即使是曹營猛將夏侯惇也不過與張飛戰上7、8個回合便逃命,徐晃、張合能與張飛戰上十幾回合,而管亥在攻擊北海郡時,遇上救援陶謙的劉備,拚鬥30餘合才被張飛幹掉,勇猛實在是能與夏侯惇一比。

不過,眼前這個管亥能在這場劇烈的拚鬥中百戰餘生,成為200餘盜匪中僅存的三個幸運兒之一,並能和劉備抗衡多時,如果不是我們意外出現的話,想來以後是大有前途,成為一個著名的大盜,並和張飛交手也是可能的。我決定,絕不放過他。

“你殺人越貨,奪人性命,我欲縛之郡縣,又恐你等皆不可活,我心中不忍,如縱之山林,又恐你等再害人性命,吾將如何處之?”我對他們說。

“死則死矣,何懼之有”,管亥昂聲說。有性格,我喜歡。“汝等皆傷勢沉重,暫且留吾身邊,待傷勢好轉,如何處置,吾再思之”,等你們傷好後,我再考慮如何處置你們,笑話,到時候我還感動不了你們,也不會放你們走。等著為我做牛作馬的哪一天吧。

治傷的效果非常好,在尹東為他們包紮的過程中,除管亥還有點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外,陳永、王誌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麵,包紮完後連管亥也跪在地下涕淚交加的說:“主公仁義,吾等唯效死而。”

哈,那時代,強權人物抓住殺人越貨的強盜,往往一砍了之,誰會不僅不殺他們,還給他們治傷。況且,在他們昏迷前,商人已經逃走,在他們蘇醒後,我又沒告訴他們,已派人去追那富商(我故意的),一旦商人報案,天下之大他們何處可去,我不收留他們,誰能收留他們。

天黑後,高山隻身回來,看他的表情似乎一臉興奮,我知道,那個商人完了。來不及問他具體情況,我們開始探討今後的方針大略。

東漢末年,土地兼並越來越激烈,大地主大豪強林立,坐擁大量土地與家奴,據說糜竺嫁妹妹給劉備時,陪嫁物竟是4000家丁。而最新考古結果認為,趙雲就是當時的家丁頭目,也因此他成了劉備的。

我們認為,如果現在,由我們出麵,緩和這尖銳的階級矛盾,太不現實。最佳的方法是做好準備,等待四年後,黃巾起義把這舊世界舊次序打個希巴爛的時候,由我們出麵重建一個新世界。當然,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必須找一個黃巾起義不會破壞到的地方積蓄力量。

鑒於劉備現在地位底下,不可能招攬到名士,我目前必須是借這次遊學擴大名聲,結識能人;同時,鑒於漢代冶煉技術十分低下,周毅需要迅速將所學的冶煉技術記錄下來,今後招攬工匠(工匠在我國曆朝曆代地位都十分低,便於招攬),為我們的戰鬥提供優質的武器與護具。

鑒於劉備一生孤窮,我們決定,高山今後的任務是賺錢。戰爭打的就是金錢,有錢才有物資;我們已經有了這時代的初始物資(3萬兩金子),必須把它好好運用起來,為我們的奮鬥打下財物基礎。鑒於這時代知識隻掌握在少數高門大閥中,平民中識字的都很少,我們決定,尹東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把一些這時代能夠理解的先進技術,傳授給平民子弟。

當然,雖然表麵上看尹東的工作最輕,但是,我準備把一項重要的工作交給他,隻是現在時機未到,我不打算向他開口。

應該說,我們現在最感謝的是周毅哪可愛的笨侄子,他老師為我們安裝的題庫起了大作用,從小學到高中數理化課本全在裏麵,這些課本可都是經過幾百年的中外老師,千錘百煉才編錄出來的,其中還有些優秀教案。由於我們沒有打印機,所以我們第一項工作,就是把所有的書籍抄錄下來,當然,主要是其中的小學課本,在往深的知識,估計現在的人還理解不了。

最後,我們討論了我們的政治目標:利用黃巾大起義後,封建王朝皇權最衰弱的時機,挾天子已令諸侯,建立君主立憲製,通過君主立憲製,來緩和階級矛盾,並由此把漢王朝再延續300年或者到永遠,要消除其後五胡亂華的隱患,讓漢民族永世永代不受外敵欺淩。

為此,我們齊聲宣誓:“犯我大漢天威者這,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