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巨鹿郡有弟兄三人,大哥叫張角,二哥叫張寶,三弟叫張梁。有一天,張角偶獲奇遇,得三卷天書。名《太平要術》。自後張角熟讀天書,學會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張角自號“大賢良師”,傳授五百名弟子,雲遊天下,設立三十六方,舉眾數十萬人,傳言:“蒼天已死,黃天當地。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派弟子馬元義攜帶金銀財寶,到洛陽結交宦官封諝為內應。又命趕造黃旗,定下起義日期。因為唐州的弟子出了事,被官府發覺報告朝廷,大將軍何進殺了馬元義,擒了封諝。張角聞訊,隻有倉促起事,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義軍頭裹黃巾,聲勢浩大,官軍聞風而逃。靈帝得報,就派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俊領兵討賊。
幽州太守劉焉得知張角來犯,貼出布告招募義兵。涿縣有一位英雄,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本是漢景帝的後代子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時年二十八歲。他家住涿縣樓桑村,附近有一棵大桑樹,高有百丈,遠望如同車蓋。一位相士曾預言:“這一家要出貴人。”劉備小時候跟小朋友們在樹下玩耍,曾說:“我為天子,應該坐這車。”他讀過書,曾拜鄭玄、盧植為師,與公孫瓚是好朋友。因他父親早喪,家道敗落,隻好販賣草鞋、織席度日口。他看了招兵的榜文,不由慨然長歎。忽聽背後有人高聲說:“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歎什麼氣?”劉備回頭看,那人身高八尺,頭像豹子,眼像銅環,燕子下巴,絡腮胡子根根直立,如同虎須,說話就像打雷,就問他姓名。那人說:“我姓張名飛,字翼德,祖輩居住涿郡,有些家產,靠賣酒殺豬為生,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剛才見你看榜長歎,所以來問。”劉備說他想破賊,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張飛說他願出錢募兵,跟劉備共舉大事,二人就到一家酒店飲酒。正飲著,見一個大漢推一輛車子到門前停下,進店就喊酒保快拿酒,吃了去投軍。劉備見大漢身高九尺,胡子長二尺,臉色如紅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就邀他同坐,問他姓名。大漢說:“我姓關名羽,字壽長,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因打抱不平殺了土豪,逃出五六年了。聽說此處招兵,就來投軍。”三人越說越投機,來到張飛的莊上,商議大事。張飛說:“我莊後有一桃園,桃花正盛開,明天我們到園中祭拜天地,結為兄弟,齊心協力,共圖大事。”第二天,張飛在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等祭禮,三人焚香跪拜,立下誓言:“我三人結拜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可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劉備年長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為三弟。
三人正愁沒有戰馬兵器,來了兩個販馬的客人,贈送他們五十匹戰馬,金銀五百兩,鐵一千斤。劉備謝了客人,請來高手工匠,為他打造一對寶劍,為關羽打造了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為張飛打造了丈八點鋼矛,又打造了盔甲。不幾天,就聚了五百餘人,去投劉焉。劉焉見三人威風凜凜,非常高興,再與劉備論輩分,是劉備的遠房叔叔,就以叔侄相稱。
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三人不僅憑著高強的武藝,而且巧使計謀,連打勝仗。劉備聽說盧植與張角在廣宗大戰,因他曾拜盧植為師,就率軍去支援。盧植讓劉備去潁川支援皇甫嵩、朱俊,劉備就率軍星夜趕去。皇甫嵩與朱俊定計,火攻黃巾軍,燒得張寶、張梁大敗。敗軍正逃命,撞見曹操引軍攔路,又被殺了萬餘人。曹操的父親名叫曹嵩,本來複姓夏侯,因為過繼給宦官曹勝,改姓曹。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自幼愛遊獵,喜歌舞,詭計多端。當時幾個著名的相士見了他,都說:“太平年月你是能臣,戰亂年月你是奸雄。”他二十歲舉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都尉,負責治安,任何人犯了禁,他毫不留情,洛陽的權貴再也沒人敢犯禁。後來,他出任頓丘縣令,黃巾起事後改為騎都尉。他見過皇甫嵩、朱俊,就率人馬追擊張寶、張梁去了。
劉備率軍來到潁川,黃巾軍已敗逃,皇甫嵩說:“張寶、張梁兵敗,你們還是回去支援盧植吧。”劉備又領兵返回。走到半路,見到一隊人馬押送一輛囚車,車中正囚著盧植。劉備慌忙下馬詢問,盧植說:“我幾次大戰張角,因他會妖術,一時不能取勝。朝廷差黃門左豐來督軍,左豐問我要賄賂,我說軍費還不夠,沒錢奉承你。他說我怠慢軍心,朝廷就派中郎將董卓代我領兵,把我押回京城問罪。”張飛勃然大怒,要殺押送的軍人救盧植,劉備忙製止他,說:“朝廷自有公論,不可胡來!”盧植被押走後,三人就決定先回涿郡。走了兩天,忽然聽到殺聲震天,三人見官軍大敗,黃巾軍鋪天蓋地追殺過來,大旗上寫著“天公將軍”。劉備說:“張角來了,我們馬上參戰!”三人率人馬衝殺過去。張角正窮追董卓,被劉備三人衝殺,猝不及防,敗退五十裏,救下董卓。董卓問三人是什麼官職,劉備說他們是義兵,沒有官職。董卓就對三位恩人變了臉,連禮也不行。張飛大罵:“我們浴血奮戰,救了這家夥,他卻如此無禮,不殺他難消我胸中氣!”拔刀要殺董卓。劉備、關羽忙攔下,勸道:“他是朝廷命官,怎麼能隨便殺?”張飛說:“我不甘心聽他使喚!”劉備說:“我們三人同生共死,大家都走。”三人帶本部人馬投奔朱俊,合兵討伐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