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說道:“哥哥心善,頗有憐才愛將之心。”
楊誌說道:“此三莊離我梁山不遠,若能收下,端是互為犄角的好去處。況且那祝家莊教師欒廷玉也是一個好男子,能夠收入麾下,卻是如虎添翼。”
吳用識得楊誌用心,隻是說道:“哥哥愛才之心我能理解,隻是這三莊縱使打下也不好守。”
楊誌卻道:“灑家已有計策在胸。”
楊誌同眾人說話之間,忽有探子前來回報,說是那祝家莊正在莊內調遣兵馬,意欲今夜來攻梁山軍駐地。
片刻之間,又有探子來報,言稱祝家莊兵馬在四處撒滿苦竹簽鐵蒺藜,都塞了路口!
林衝說道:“那祝家莊如此囂張,我們必須早做準備。”
吳用道:“林教頭所言甚是。”
楊誌緊鎖眉頭,片刻之後說道:“眾將聽令。”
眾人皆都拱手道:“哥哥將令,未敢不從。”
楊誌又道:“各寨加強防備,日夜巡查,沒有灑家軍令,不得擅自外出。”
眾人雖都不解,卻仍舊是拱手拜道:“遵令!”
待眾人散去,楊誌隻留下董平、吳用、林衝、魯智深幾人。
魯智深不解,上前詢問楊誌,緣何不率先出擊。
楊誌道:“我等在村口駐紮,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晾他祝家莊也攻不下。那祝家莊道路崎嶇、遍布機關,貿然進攻恐有不利,隻需等待時日便可。”
吳用聽後,詢問楊誌是否已有破敵之策,楊誌道:“隻需三日便見分曉。”
說完這些,楊誌便又對林衝、魯智深說道:“林衝、魯智深這幾日帶著少量兵馬,隻需圍著祝家莊叫罵,如遇敵人出征,不可力戰,可邊戰邊退,另外,再向城中傳出灑家中箭受傷的消息。”
又對董平說道:“董平速回山寨,點撥五百兵士,換上廂軍裝扮,轉向鄆州方向,再由此處前往祝家莊。”
眾頭領不解,楊誌又道:“數日之後,便見分曉。諸位速速行動。”
眾頭領領命之後,便都去了。
是日,林衝、魯智深率隊出戰,林衝帶兵到祝家莊莊前叫罵,祝龍、祝彪等兄弟聽聞此言,怒不可遏,欲出門迎敵,卻被教師欒廷玉攔下。
欒廷玉說道:“讓他罵便是了,我等隻需以逸待勞。”
祝龍不聽,綽槍上馬,引一二百人馬,大喊一聲,直奔林衝陣上。莊門下擂起鼓來,兩邊各把弓弩射住陣。
林衝挺著丈八蛇矛與之交戰三十餘回合,邊按照先前楊誌所說,佯裝敗退。
祝龍打的盡興,凱旋而歸。
次日,林衝又帶著軍漢前來咒罵。
祝龍點撥人馬再次出擊,林衝與之交戰幾十回合後便佯裝敗退,祝龍求勝心切,當即拍馬來追。
追行了一二裏後,楊誌手持渾鐵點鋼槍斜插而來,那祝龍未料及時,被一槍捅穿了。
楊誌令人割下祝龍腦袋,送於祝家莊,又將祝龍身子包裹了,送於扈家莊。
如此,方率軍回到駐紮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