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未命名草稿芙(1 / 1)

要想平步青雲,先要腳踏實地。魯迅說:“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三國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三國》。”年少時,看三國,喜歡的是刀光劍影,英雄們的鬥智鬥勇;

年長時,再看三國,才發現,成敗的宿命,世俗的輸贏,其實早已在為人處世中注定一部三國,裏麵的情節,論成敗,也在論英雄;

而裏麵的對聯,講故事,更是在講人生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漢中之戰”中,張郃接連敗北,一意孤行導致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本該是砍頭的罪過,卻因為郭淮一句“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張郃雖然有罪,乃魏王所深愛者也,不可便誅”保全了性命。

獎懲的標準,在驍勇善戰的張郃麵前破了例,其實道理也不言而喻:

你有多優秀,就有多特殊;你有多稀缺,就有多例外。

白岩鬆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價值,社會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職場裏,生活中,最核心的競爭力,永遠是稀缺性。

微博上,曾有個很火的案例:

一家技術型公司的老板,挖到一個麻省理工的大神。

僅一年時間,大神就將年銷售業績翻了兩番。

大神不喜歡循規蹈矩,不想打卡,不想穿正裝,老板全都欣然破例。

大神抽煙,可公司明令禁止吸煙,於是老板就單獨給他安排了一間抽煙室。

曾聽過一句紮心而現實的話:所謂規則,就是來限製普通人的。

細想確實如此。

對於強者,所謂的標準是虛掩的門,對於弱者,世俗的規所以,與其抱怨命運,不如改寫命運;與其計較公平,不如爭取公平。棋逢敵手難相勝,將遇良才不敢驕。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謂是司馬懿一生之敵。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曹叡任命司馬懿為統帥對抗。

經過層層博弈,終究是諸葛亮勝了司馬懿幾分。

在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算計後,他仰天長歎:

棋逢敵手難相勝,將遇良才不敢驕。縱使司馬懿一生慧眼識人,機智隱忍,仍不忘告誡自己作家梁曉聲曾經寫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早些年,他曾擺地攤兒賣書,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蹲在他麵前挑挑揀揀。

梁曉聲慫恿道:“都買了吧!這刊物就要停了!”

老者問:“為什麼?”

梁曉聲故作神秘:“這個作家的中篇,捅了大婁子了,還有這個作家,不久要出國講學了,知道我是誰不,梁曉聲,我也要出國去了……”

老人沒做太多評論,買走了所有的書,然後徑直離開了。

梁曉聲正沾沾自喜時,身旁一位朋友問:

“你知道他是誰麼?北師大中文係的副教授!專門研究當代文學的,他才不會相信你那些騙人的鬼話!”

梁曉聲一時網上曾經有段很火的話:

稍有姿色,稍有才華,都是蠻尷尬的事情。

會在無數個時刻,你站在一級台階上,自以為窺見了天光。之間,羞憤難當。戒驕戒躁。則是邁不過的檻。性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