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盒聽都沒聽說過的好東西流水般送進後衙,銀錢被抬到驚呆了的二老麵前,箱子打開,黃金用小盒子裝,白銀和中盒子裝,銅錢用大箱子裝,排一起打開蓋子,就放在二老眼皮子底下。
窮了一輩子的徐老爺子和徐老夫人承認,他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
換算下來就是二百六十兩銀子!
發……發財了?
周圍人眼都紅了。
這也就是在縣令府後衙,百姓和富商們可以私底下甚至明麵上看不起徐縣令窮,但徐縣令清貧又固執,那可是出了名難啃的硬骨頭,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搶錢搶到別人家,被他抓到都得脫一層皮,更何況是搶錢到他自己身上。
他是清貧,但又不是喜歡掏自家錢養別人的傻子。
裏外他還是分得清的。
商刃甲繼續:
“徐夫人代父送堂姐徐素玉壓箱底:
京郊小農莊地契及二十畝良田田契;
隨禮錢二十貫;
銀鐲子一對;
銀瓜子一盒;
棉布兩匹;
夏布兩匹;
細葛兩匹;
香皂兩塊;
肥皂六塊;
凝水麵脂兩盒;
石黛筆一套;
回枯藥一瓶;
珍珠一顆。”
自從徐素玉被定下答應的位分,等開春後就得進宮。
既然要進宮,自然得知道宮中後妃的月俸以及一些忌諱。
而後她得知了一個噩耗:答應年俸隻得八貫錢。
自前朝有一昏了頭的老官員提出節儉從後宮做起,後妃年俸縮減的不止一倍!
按理說,後妃宮中用度都不需要自己花錢,會有內務府按照位分規定的份例支出,但不說不受寵的會不會因此縮減份例,想要穿的舒服,難免得自己出錢托人買布料,想要承寵,就得穿的好看,得用漂亮的首飾,還得有好用的護膚品以及化妝品,這些在沒得寵前,沒有賞賜都是得自己掏錢購置。
讓宮女和太監幫自己做事,就得給跑腿的錢。
做的好了還得給多多的打賞。
想要吃的好些,還得自己掏錢。
冬日裏炭火就那點,本朝答應的份例中連個棉襖都沒有,更不用說是珍貴的皮毛,這些沒有自己掏錢,都得跟著受罪。
因此,都說後宮都是那些高門貴女的戰場,她們這些官微家窮的,要不是朝廷硬性規定必須參與選秀,至少有三成巴不得在選秀時被刷下來。
而她的年俸,剛進宮還拿不到,得等到明年過年才能拿到。
因此,在這一年間,家裏還得自掏腰包,還得多準備幾貫錢。
為此,她娘魏氏連多年不動的壓箱底都拿出來了,前不久還去了外家,想跟外家借五貫錢,外祖母心疼她,偷偷從私房錢裏取了十貫錢,說是她這個做外祖母贈給外孫女的壓箱底錢。
沒想到,堂妹不僅日子好過了,還送來這麼多。
不說田契和莊子的地契,地理位置在京郊的二十畝良田,收益再差,每年也能有個十幾貫錢的利潤。
這是持續的,每年都有的貼補,讓她在後宮之中也不至於過的太過拮據和窘迫。
“徐夫人代父送堂姐徐素玉壓箱底:
當地縣城城郊小農莊地契一份,及四十畝良田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