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大妹就和王氏去鎮上采買儀式要用的糕點紅布什麼的,因為開工這天要舉行“祭龍骨”的儀式。
什麼是龍骨,大妹也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船底最中心的木板。而且因為儀式的重要性,為了謹慎起見,村長請來了鎮上最有名的木匠師傅來主持這場儀式。
當大妹和王氏把要用到的東西都準備好以後,李大民和村長也早早的把木匠師傅們帶來了,一大群人就在昨天選好的比較空曠的地方等著木材送來。
當地漁民一般都習慣選在春秋兩個季節造船,一是天氣比較舒適,幹活比起夏冬來說不那麼受罪,二是這個季節的魚兒比較肥美,出海的話賺的就比較的多一些。
而李大民因為剛剛得了那麼多的銀子,心裏那種迫切自不必說。村長呢?他則是因為這是村裏的第一艘大漁船,也是村裏的第一件大喜事,他自然也是著急的。
因為都是說好的時辰,所以沒等多久木材就在吉時快到之前送來了,師傅們就一起先把準備工作做好,然後就等著吉時一到好開工。
等到吉時到了開始造船,木匠師傅鄭重地安下龍骨後,就讓夥計們把準備好的糕點;香果等祭品,分別放到龍骨首尾和中間,以表示祭祀龍頭,龍尾和風壇三個重要部位。
一切準備妥當後,木匠師傅一邊口念“擇日興工,年年頭宗”“選時選日安槽心,年年賺萬金”等一些吉利的話,一邊在這三個部位上各弄二虛斧,預祝順利開工。
當造船順利進行到安龍頭蓋時,這時要在上麵掛紅彩布,還要係到龍頭上,大妹看著突然就想起以前看的古代結婚時的片斷好像有這麼一出,心裏不自覺的有點那啥了。。。
看著新船一點一點的開始有了形狀出來,大妹的心情就好像懷胎十月的孕婦即將看到新生的胎兒一樣,各種激動,各種澎湃,各種。。。
李大民和王氏的表情也都是欣喜,忙著跑前跑後的幫忙。在四周早就圍滿了看熱鬧的村民,小寶在人群裏歡快的轉來轉去,嚷嚷著“我家造大船咯,我家造大船咯!”
大妹瞅了一圈,在人群裏卻沒看到大寶,心裏不免有些擔心,就走到船對麵去,看看他是不是在那裏,剛轉過船頭就看到原來大寶跟在大師傅屁股後麵看著他怎麼打板子的。
看著大寶認真的模樣,大妹心裏一動,或許學個木匠對於不愛說話的大寶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就是不知道這個師傅對徒弟怎麼樣,可別收了人卻隻是打發人家一直做個小打雜的,什麼都學不到。看來得先看看這個人的人品怎麼樣,大妹就想著等這船造好了以後先跟李大民說說,這事得他出麵才行。
大妹沒看多久就和王氏回去了,因為她們得準備做飯,要不提前做好,師傅們到了點吃不上飯對他們可不好。
等到吃飯的時候,李大民特意吩咐的凡是來幫忙的都在他家吃,雖然做的是糙米幹飯,但是對於村裏人來說已經是不錯的了,大妹和王氏還特意買了他們不常吃的豬肉,燉了一大鍋,又往裏加了不少的配菜,讓人在老遠就聞到肉香了。
村裏有幾家平時不少走動的大嬸也過來幫忙做飯,倒省了王氏和大妹不少功夫,要不然幾十個人的分量還真夠她倆忙的。
等做好了飯菜,大妹他們就用木桶抬到造船的地方,這樣即省的他們來回跑,再者家裏也沒那麼大的地方,等他們吃完了就把碗筷一收再抬回來,這是大妹和王氏她們才有時間吃飯,在這裏像這種事情,他們吃飯講究的是男的先吃,等他們吃完了女的才能吃一些他們吃剩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