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塵封的未來(1)(1 / 3)

當泰勒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天色上時時,太陽已經不見了蹤影。

他已經對著窗口思考了很久了……

關於今天的事情。

主要是關於希姆和伊彌的。

亞卡應該快到了,或許還會帶著希姆一起來……伊彌此刻就在屋子的另一頭,她真的非常認真地在閱讀尼文的曆史。

他給她挑了本拜勒恩寫的史書——《從古典時代到提撒時代》,那是一本采用奧裏曆紀年的尼文通史,從奧裏前的那一棵靈樹誕生記錄起——當然了,那棵靈樹誕生的時候格勒克還沒有文字,所以那麼早以前的事情多是傳說,缺乏史料考證,但拜勒恩篩選留下了他認為有真實性的那一部分。

伊彌確實對這本書頗有興趣,看得非常認真。

或許這樣可以一直等到亞卡和希姆來……

希姆……

泰勒腦子一頓。

他好像忘了把什麼東西給希姆。

什麼呢……

是什麼來著……

噢!

他早上留了個盒子在誇洛克洞穴,本來想順著哨兵銀環一起給希姆……

算了……明天再去拿吧……

他看了眼伊彌,她還是在認真地看著那本書。

即使是在文字誕生後,有史料可考的年代,在奧裏曆前三百年以前,通史主要圍繞格勒克,對精靈的提及比較少——一方麵精靈沒有自己的文字,隻有格勒克創造了文字,而格勒克在慕留克王朝以前與精靈都極少往來,所以關於精靈的東西都是沒有任何記載的。

然後就到了奧裏曆前三百年,格勒克的慕留克王朝建立,格勒克確立了第一個奴隸製王朝,種群得到了統一,結束了各個部族分裂對壘的曆史,但這也揭開了格勒克對外擴張的曆史序幕。

第一,因為精靈之光。格勒克們很早就開始使用精靈之光滋養作物和作為燃料,精靈之光能讓農作物高產,並且可以燃燒很久,因此精靈之光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以至於其地位超越了糧食和布帛成為了格勒克的貨幣——後來也成為尼文的貨幣。精靈之光來自靈樹,西邊離靈樹更近,可以找到更多的精靈之光,也就意味著找到更多的財富和開發更多的生產力。

第二,格勒克生活的地區離靈樹更遠,同時又離尼文的水源更遠,更缺少光和水,因此並不很富饒。雖然那時候還不叫狂風荒漠,直到奧裏曆前20年靈樹死亡而螢火破碎之後,格勒克的家園才徹底變成了荒漠,但在此之前那片地區就不如距離泉源和靈樹更近的西邊富饒。

第三,作為一個龐大的奴隸製王朝,奴隸主確實需要獲取更多奴隸,西邊弱小的莫基、基伊和其他生物都是隱藏的奴隸。

因此,為了獲取精靈之光、土地和奴隸,慕留克王朝時期,格勒克向西擴張。

但是他們遭到了精靈的阻撓。

精靈們是天生的和平主義者和平等主義者,他們在森林裏自由自在地嬉戲打鬧,和其他還很原始的種群生活在一起。精靈理想中的尼文應該是各個種族繁榮共生的,而不是一群人壓迫甚至奴役另一群人。

精靈確實還和其他種群一樣處在原始社會——尼文過於富饒,僅僅是采獵就能提供大量的食物,他們完全沒有進行農耕的必要,也沒有掠奪資源的必要,私有製的財富隻囊括了生活的裝飾品,因此森林那部分的生靈都未曾脫離原始社會。如果精靈和他們身邊的種群沒有什麼區別的話,那麼他們確實無力抵抗格勒克。

但是精靈不一樣,他們有光芒的力量,而且正如上文所言,在靈樹光芒照耀下的尼文森林非常富饒,他們僅僅花上少量的時間就能滿足食物的需要,剩下的時間可以投入其他生產或者玩耍。

最初,精靈將大量的脫產時間用於玩耍,這讓他們的社會並不顯得能夠對抗格勒克。但是格勒克挺近後,精靈將脫產時間投入了訓練,加上精靈天生擁有的敏捷和能力,他們成了恐怖的軍事力量。

另一方麵,能夠有大量的脫產時間本身也是精靈的優勢。格勒克不能脫產太久,否則他們的田地會因為無人耕種而生產不出糧食,這對一個農耕文明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精靈或許沒辦法摧毀格勒克的堡壘,但是格勒克也得花大量的代價才能在與精靈的對峙中獲得優勢。但即使戰勝了,格勒克的戰果似乎也難以令人滿意——他們難以維持對新獲得的土地的維持,因為精靈隨時可以騷擾格勒克而格勒克不能隨時派兵駐守,而能掠奪到的精靈之光和奴隸在損失麵前又顯得微不足道。

雙方都不能摧毀對方,就維持了兩百年的對峙,偶有摩擦,但難有進展。

直到一場奴隸起義推翻了慕留克王朝,一個名叫都桑的格勒克建立了新的都桑王朝,這個新的君主選擇與精靈合作。

一方麵,他知道不可能從精靈手中搶奪資源,對一群和平主義者維持敵對狀態沒有意義。

另一方麵,新的王朝采取了封建製度而非奴隸製度,他們不需要奴隸了,而精靈之光和土地都是可以通過合作獲得的。

而且都桑王朝的政策卓有成效,精靈接受了格勒克的合作。而格勒克放棄了自己的古老宗教——為奴隸製王朝征服和擴張服務的宗教,而信仰了靈樹——重視靈樹和精靈之光,這樣進一步重視土地和農業,得以鞏固封建製度的經濟基礎。

格勒克達成了過去兩百年內沒有達成的目的,他們得以在西邊的森林中定居,開墾肥沃的土地,並且和西邊的生靈進行貿易,用自己先進文明製造的產品換取精靈之光、食物和水——當然,有時也能換到土地。

都桑王朝時期一定程度上約等於尼文的繁榮時期,尼文處於長久的和平,政局穩定,西邊資源豐富,東邊封建經濟繁榮,貿易將西邊居民的水、食物和美妙文化帶給格勒克,也將格勒克的生活習慣和產品帶去西邊,莫基修起了小屋,基伊戴上了麵具。

直到奧裏前20年,尼文老樹離奇死亡,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靈樹所在的山體轟然斷裂,形成了崎嶇的哭泣山脊左邊,自此想要走到靈樹腳下成了一大奢望,不少精靈死在了回到母親腳下的途中。很多生靈也在努力尋找破碎的螢火,但無一成功。

腐朽立刻從死去的靈樹腳下開始蔓延,精靈首當其衝,他們的力量衰竭,他們的生命之火變得微弱,奄奄一息,無法當擔起搜尋螢火的使命,並且最終盡數歸於死亡的深淵。少數幸運的精靈逃離了尼文,但孱弱的他們也無法躲過被命運吞噬的結局。

誇洛克守住了西邊,水墨沼澤和泉源幸免於難,但後來磨坊離奇停轉,水變得汙濁。而東邊的厄運到來得更早,更早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水墨沼澤東邊的森林被迅速席卷,至今都叫靜謐森林,而格勒克的家園沒有了河流和螢火,變成了貧瘠的荒漠。

腐朽蔓延的速度僅次於恐懼,精靈之光和水源的緊缺讓都桑王朝陷入了叛亂的泥潭。腐朽爆發同年,都桑王朝的末代君主——無能者普法爾一世被暴民推翻,都桑王朝就此終結,貴族被驅逐,流亡到了鮑爾之觸。

但驅逐了君主的格勒克並沒有擺脫厄運,相反,失去了君主的國家迅速走入瘋狂的內耗,新建的共和國內,各個集團爭奪利益,卻缺乏強有力的領袖,這也是格勒克在腐朽期間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而迅速衰敗的原因。

腐朽讓大多數格勒克都陷入瘋狂,他們流落到尼文各地進行遊蕩。幸存者或堅守家園,或到了西邊尋求安全,西行者中有一個名叫格羅姆的格勒克在奧裏的幫助下在泉源林地建起了不少屋舍。

直到奧裏來到尼文,成為新一代靈樹,驅逐了腐朽,格勒克們從瘋狂的牢籠中蘇醒,陸陸續續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這次,這些疲憊的格勒克隻想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一個能組織起同胞的國家。但腐朽期間的格勒克畢竟早已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勢力,這些勢力又組成一個個集團,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又不擇手段。一些軍事力量比較大的集團甚至將態勢推向了割據。

但局勢最終被維護了。奧裏曆2年,最大的幾個軍閥中,有一位名叫凱倫威爾的格勒克領袖最終維護了大局,他召開會議,在學者拜勒恩的幫助下,向所有人提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建立一個由議會主宰的共和國,共和國執政官由議會選舉產生,每一屆議會議員由各集團選舉產生,其中各個大家族的家長也能有一位議席。

於是共和國誕生了,凱倫威爾任第一任執政官,一直連任到了奧裏曆32年去世,此後提撒扶植“鐵錘”腓特烈任執政官。他在任期間完善了共和國的法律和體製,在他治下的共和國慢慢從腐朽帶來的陰影中走出,共和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凱倫威爾在任期間也利用自己的權力和資源,不斷加強執政官的權力,並且進行了多次實質意義上的對議會和共和國內反對派的血洗,以至於他在任期間有人稱之為“獨裁官”和“護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