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開始說話了。原來他們在聽到前麵那句時,就已經做好準備要說一些話。然後,在吏部王侍郎剛說完話之後,他們就說道:“陛下三思!”,“請陛下三思!”
然後一起說道:“請陛下三思。”一起說,聲音自然轟動朝堂大殿。
林休安一時有些蒙了,我要改革,剛剛還都同意,高呼聖君明君,這時因為王侍郎一句“不知道對錯,不敢如此大規模改革。”就百官都退縮了,都不同意了。雖然林休安也確實同意後一句話“隻要自己穩如老狗,不昏庸,這樣下去必定能當一代明君。”可他不想如此好的想法就此湮滅掉。“這麼好的東西,想法,又是書中都認可的,這用上會有什麼問題?這幫大臣竟不讓我用。更何況我有係統在手,我是被係統選中的人,我是本書的主角啊!這事又豈有我辦不成的道理。”林休安正準備與大臣們據理力爭,這時聽到援助係統說道:“此刻你不妨跟他們進行政治鬥爭,這也是培養的一部分。”林休安想:“政治鬥爭?這些年我也和他們做過一些政治鬥爭。主要是大臣們之間進行,我很少參與。”這時援助係統說道:“現在向你投放一句治理名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好了,不打擾你了。好好想想吧,這是係統第一次向你投放治理名言。”林休安不敢怠慢,思索了起來。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書中也曾說過,是很重要的,援助係統也說了,我要仔細思考思考。它的意思應該是‘都聽一些大臣的就明亮,智慧,偏聽一人的則黑暗,愚蠢,錯誤。’大臣們上朝,都是帶著自己和身後人們的利益來的。”如果隻聽一人的話,聽不進別人的話,那就不能顧全大局。可如果聽得進多人的話,那就可顧全大局。而且,看來,東廠,西廠他們的權利該削弱削弱了。
政治鬥爭,是了。這是個好辦法。與權臣們和滿朝文武,東西廠權力鬥爭,這很不錯。
這幫家夥,不同意我的改革,就先從權力鬥爭開始吧。
那麼,首先。林休安說:“王大侍郎,你所言甚是,朕看來,你的才能尤勝過丞相。你提的甚是啊!”
東廠大總管說道:“陛下何出此言,萬萬說不得啊!”林休安道:“朕,自有分寸,這朝堂,該有些動靜了。不能再一攤死水下去了。朕,也該多聽聽些人的意見了。”
“斯……”眾大臣切切私語。“看來陛下要整頓朝綱了。”“看來陛下要有動作了,我等需要準備。”“準備好站隊吧……”……
林休安聽在耳裏,看在眼裏。然後說道:“東廠總管,朕聽聞你與西廠總管一向不和,並與西廠都縱容手下橫行霸市,百姓頗有微詞,可有此事?”
東廠大太監急忙跪下,說道:“陛下決無此事,決無此事啊!”西廠大太監說道:“陛下,東廠的卑劣眾人皆知,可我西廠卻不曾有此事。陛下不可聽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