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災(1 / 2)

“預計未來一周累計降水將達到350mm…”

蘇明從洗手間裏出來,電視正在播放天氣預報。

“這雨還要下到什麼時候啊,都已經連續下了好幾個星期了。”阿姨走過來催促蘇明去上學。

蘇明從小就失去了雙親,父母臨終前以一部分遺產作為酬勞把蘇明托付給了一對遠房親戚。

蘇明和這對夫婦沒有什麼感情,隻是稱呼他們“叔叔阿姨”,而親戚夫婦除了照顧蘇明的日常飲食起居,就沒有其他的關心愛護了。

幸運的是,蘇明沒有像大多數被托付的孩子一樣受到欺負和虐待。

豆大的雨滴敲得鐵皮瓦叮當作響,直插天空的雨幕將街區籠罩起來。

蘇明披上雨衣,跨上自行車離去。

牌匾上“西南省立中學”的字幕在暴雨中穿透出耀眼的黃光。

這座高度發達的鋼鐵森林與灰蒙的雨天相互映襯,儼然一副後現代蒸汽朋克的模樣。

他停好自行車,馬不停蹄地就往樓上跑。

這一節是地理課,蘇明漫不經心地打開課本,然後又把目光投向窗外。

他對讀書不是很感興趣,隻是走個流程,認為讀書不能改變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命運,最多隻會在未來謀得多一點薪資。

不過他對天氣和氣候的狀況倒是很關心。

“近二十年來全球氣候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蘇明被這番話吸引住了,

“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大量水汽從海洋中蒸發出來,形成超厚雲層,暴雨彌久持續,從而導致長期的洪澇……”

氣候的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全球變暖導致冰川消融和海水膨脹,使海平麵大幅上升,對沿海地區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國家不得不修建大量的防禦設施以減緩上漲海麵和泛濫河流導致的破壞,並且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護這些基礎設施。

修繕管理工作一旦有所鬆懈,短時間內也會造成堤壩一潰千裏的局麵。

內陸地區也要通過抬高地麵,深挖河渠甚至是築起城牆來抵禦洪水。

盡管已經到了正午時分,天空依舊昏暗得照不出一縷陽光。

雲層長期覆蓋和連續的降雨,使氣溫降至10度以下。

冷風夾雜著冰雨打在行人憔悴的麵容上,持續幾個月的雨季逐漸消磨每個人對生活的熱情。

蘇明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打開電視收看新聞和天氣預報。

“亞美利加艦隊頻繁出現於漲海邊界地區…”

蘇明見怪不怪地調到天氣預報頻道。

他也不是什麼“粉紅”,知道戰爭是統治階級的逐利工具,如果全世界無產階級都勝利了,哪裏還會有戰爭呢。

關於漲海的領轄權和所屬權益,賽裏斯和周邊國家一直都有著不小的爭端,亞米利加艦隊也時常來到邊界地區挑釁塞裏斯的海上武裝。

隨著海洋開發技術的飛躍進步,各方勢力都對漲海區域豐厚的資源蠢蠢欲動,企圖從中分到一杯肥羹。

但又忌憚於塞裏斯的強大,周邊小國都隻是偶爾無關痛癢地騷擾一下塞裏斯巡洋隊,就連亞美利加都減少了挑釁的頻率。

而其他海域就沒有這麼太平了。

各國在爭奪海權的戰爭中,研究出了新的戰爭方式。許多國家充分利用海上極端天氣的破壞力以重創對方的海上武裝和開發設施,同時又研製出可以操控風雲的氣象武器。

亞美利加國早在20百紀末便開始了氣象武器的研發工作,據說還得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成果。

熒幕上又跳出一則鼓勵動員青年的公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