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又見閻王(大結局)(1 / 2)

這種事,嶽安寧當然不會解釋。

戶部尚書高興的直說皇後娘娘大義。

可後來他又愁的直想辭職不幹。

皇後太會花錢了,比哪任皇帝都會花錢。

可她又沒花在自己身上,都花在該花的地方。

花生和土豆已種了幾季,有了種子,嶽安寧又下旨大力推廣,尤其在北麵推廣。

當北絨的百姓戰戰兢兢聽從政府要求種了一季,一看產量這麼高,比種小麥高產起碼五六倍。然後都不用政府監督,全都大量種植。

自此隻要有土地的,再不用擔心挨餓。

雖然國土是多,可是人口不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種多少土地要取決於勞動力有多少。

所以土豆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弊端。

時光匆匆,宋宸熙隻用了一年時間,就打到了北絨京城。

劉應作為一國皇帝,他想逃,但他能逃到哪裏?

作為一國之君哪個敢接收?

他想把靠近蒙國的幾個城池白送給蒙國,請求蒙國出兵幫忙,可惜當蒙國派人來看到宋宸熙那大殺器的威力後,回去再沒有下文。

劉應求救無門。

宋宸熙此時的軍隊遠不止出門時的二十萬,一路打,一路收編,現在已經快六十萬了,還有很多就地解散的。

普通士兵也是百姓之子,他們看到南楚的政策如此厚待百姓,還有幾個不願意跟宋宸熙的?

六十萬大軍將燕京一圍,也不做別的。

城裏的出不來,城外的進不去。

時間長了百姓肯定會鬧。

最終還不到一個月,劉應投降。

自此北絨滅。

宋宸熙想到慈緣大師的話,不可造太多殺孽,所以北絨皇室之人全部圈禁,不得與外界交流,也不準他們婚配,活著的人死了,再沒有劉氏皇族後裔。

而劉錦就沒必要饒恕,讓他看到北絨在自己眼前被滅後直接賜死。

宋宸熙心裏壓了幾年的石頭終於落地。

北絨地廣,要管理好真不容易,所以次年,嶽安寧又組織了一次恩科會考,這對天下讀書人來講,絕對是福音,但這次嶽安寧讓並到南楚的北絨學子也參考。

當時還有很多北絨的學子大罵南楚帝後,但嶽安寧也不怕曝出皇家醜聞,直接把劉氏這些年對南楚皇室的所做所為全都公布天下,讓學子們自己想,如果是他們遇到這樣的事,當如何做?

結果再沒人敢吭聲,最關鍵是南楚的政策太得百姓人心,讀書人好些都是富家子,他們大談特談時招到不少百姓唾罵。

有本事在這裏說東道西,怎麼沒見你們出些主意解決百姓溫飽?

宋宸熙安排好與蒙國邊界的守衛後,帶著凱旋之師班師回朝。

出去二十萬人,回來三十萬人,還有三十萬人分到各處邊境做守軍。

當然有犧牲,但整體死傷不嚴重。

這日全城轟動,都走上街頭迎接皇上凱旋歸來。

嶽安寧一大早就穿戴整齊,帶著已一歲零五個月的小太子乘坐龍輦出宮,迎接他的父皇。

小家夥已經會走路,但還不會說話,隻能簡單蹦出幾個單音節。

他才三個多月大,宋宸熙就走了,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認生,不理他父皇。

嶽安寧時常在宋楚興麵前提他父皇。

讓他從小有個概念。

來到城門口,等著。

宋宸熙騎著高頭大馬,一身絨裝,威風凜凜。

此時他是一名將軍,不是皇帝。

一看到城門口等著的一群人,他率先打馬過來,後麵的將領緊隨其後。

到了近前,群臣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