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蘇小鬆人還沒進門,就在院子外嚷嚷。
他是個急性子,今年剛滿十四歲,比蘇烈大兩歲,正是少年拘不住的年紀,是蘇烈貼身的小廝兼書童。
蘇烈一早起來練武,他就跟著起來自己跑到外麵街上逛。
蘇烈平日都在書院讀書,書院逢十休沐一日,今日休息才回到將軍府。
“怎麼了?大早就不見你人。”蘇烈站在書房門口。
“嘿嘿,我出去排隊買點心,晚上又要回書院。咱們帶去吃。”
蘇小鬆是個饞嘴子,小的時候家裏碰到災年,被賣到了將軍府。來的時候還沒蘇烈高,怕是小的時候餓怕了,身上不帶點吃的,總是不得勁。每次休沐回來,都要帶大包小包的口糧。
蘇烈咧嘴一笑。
“好,讓廚房多做些,現在天涼,能多放幾天。”
書院在半山坡上,平日管的嚴,除了休沐是禁止外出的。
書院的飯食說不上味道如何,每日都定量,杜絕浪費,過了飯點就沒吃的,蘇小鬆正是長身體的年紀,餓的快,沒少抱怨。
聽著自家少爺的吩咐,高高興興往後廚跑。
蘇烈本來也是少年人,重口腹欲,家裏的飯吃起來確實要好過書院。
回到書房,仔細讀了幾遍父親的家書,往硯台裏加了些清水,一邊磨墨,一邊琢磨如何給父親回信。
今年春,求了父親給自己找了武師傅,得了父親恩準,母親也同意啦。蘇烈有了自己第一把屬於自己的木劍。
父親這次信中提到,他馬上就回來了。問他有沒有想到的東西。他立馬想到的自己的配劍。
師傅說他年齡小,使用鐵劍容易傷到自己,平日就拿木劍練練手就可,可想著還是想要一把鐵劍。
他聽說,在千裏之外的北寒,有一群異族,善於鑄劍。他們的劍削鐵如泥,薄如蟬翼,還很輕。可惜,與父親對戰的是獸人。他們可不會鑄劍。
想著念著,等蘇小鬆回來,蘇烈已經寫好了書信,他吹了吹還有些沒幹透得墨跡。
對小鬆道,“一會把信送出去,別晚了。”
“是,少爺。”
蘇烈所讀的書院,位於上京城東的山上,因書院所在的山叫燕山,書院因此得名燕山書院。
此書院並不是上京數一數二聞名的大書院,卻是燕京最神秘的書院。
學院的學生都是學院先生親自下山找的。每個先生每次隻能教五名學生,隻有學生出師才能再招學生。
而能否出師全憑先生一句話,有的人兩天就出師了,有的人三年也出不了師。
蘇烈就是被先生忽悠上山的,他也想出師,可是先生卻不同意。剛開始覺得山上自由自在,先生也不苛責功課,後來就不太喜歡山上了。
山上的教學並不像其他學院一樣刻板,讀書背書講經注典,而是非常靈活,全看先生心情。
上山有十個先生,每個先生擅長的東西不同,先生平日隻上半天課。
把蘇烈帶上山的先生姓雷名義,他擅長農。每日最喜歡侍弄植物。書院食堂的瓜果蔬菜都是他種出來的。
這也是蘇烈不喜歡先生的原因,他的夢想是像父親一樣當個武將軍,而不是當個農夫。
好在書院的其他先生也授詩書的課。
但是出師還得要先生同意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