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
這場戰役已經打了幾個月了,雙方都有些疲憊,苦苦撐著,希望對方先停戰。
幽城與扶桑兩地之間還有一個小國,名叫古寧國。說是小國,其實就隻有一個城那麼大,是安國的附屬國,位置在幽城的西北方向。
前些日子,扶桑接連發起幾次挑釁,但都被在幽城的大軍打壓了回去,扶桑的將領見沒辦法一舉拿下幽城,轉過身,打起了古寧國的主意。
古寧國的君王年事已高,卻遲遲未選出下一代君王,朝中勢力分派,錯綜複雜,時局本就已經沒辦法控製了,如今安朝與扶桑的戰爭就在自己家門口打,城中百姓早已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扶桑的使臣帶著厚禮去了古寧國,表達了國主最大的誠意,扶桑與安國兩國交戰已多年,為了不傷到古寧國的百姓,願意將剛剛打下的另一座城池劃分給古寧國,等全部百姓都搬離後,自己也好從古寧國經過,攻打安國,並且將扶桑公主嫁給古寧國君王,從此後兩國親如一家。
古寧國中,大部分人是同意搬離的,自己附屬安國已經多年,雖然得到了庇護,可扶桑並不是弱國,這場仗打下來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如今扶桑劃分了一個新的城池,那座城的城牆比自己的高,土地麵積也比自己的大,如果搬過去,對自己國家來說並非是壞事。
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既然當初簽訂了契約,承認古寧國永遠附屬於安國,永修兩國之好,就應該信守承諾,如今出爾反爾,將必經之路給扶桑讓出來,有違道義。
朝堂上爭論了幾日後,古寧國的君王最後決定,帶著自己的百姓,舉國搬遷。
普通人搬家都是很麻煩的事,更別提是一個國家了。
皇宮內整整收拾了七日,才終於收拾穩妥,古寧國的君主特意請來了扶桑使臣,告知兩日後,自己將帶著所有百姓搬離這裏,到時請扶桑不要忘記對自己的承諾。
使臣得到了答複,辭別後,滿意的回了扶桑。
兩日後的清晨,古寧國的城門緩緩打開,先是一群宮女浩浩蕩蕩的背著包袱走了出來,隨後,拉著君主的馬車也跟著出來了,後麵跟著士兵,最後麵是推著牛,拽著羊的平民老百姓。
整個隊伍浩浩蕩蕩,等快到新城的時候,已經臨近正午。隨行的太監隔著車窗說道:“王上,到新城了。”
這個老君王很興奮,自己沒費什麼努力,就換了一個更大更好的城池,以後,古寧國的史冊都會記載著自己的豐功偉績,等穩定下來後,就讓文官為自己編撰史書,自己真是太棒了,默默豎起大拇指。
等了片刻,城門終於緩緩打開,老王上在心中已經幻想了無數次,新的城池有多麼好,十幾丈高的城牆,青磚鋪地的街道,在城門真正打開那一瞬間,徹底傻了眼。
烏泱泱的扶桑士兵,手持彎刀,從城裏跑了出來,見到人就砍。
老君王頓時傻了眼,一遍一遍的喊著:“殺錯了,殺錯了,我們是古寧國的!”
城牆上,一個腰間佩刀的將軍俯視著這場殺戮,嘴角帶著一抹殘忍的笑,大聲說道:“殺的就是你!還要多謝你,讓我們不費一兵一卒,輕易拿下了你們的城池。”
在後方的百姓們目睹了這一切後,忙趕著牛羊,拖家帶口的往來時的路跑去,隻是沒跑出多遠,就發現,前麵的路,同樣被扶桑的士兵攔住了。
圍追堵截,所有的百姓都被包圍了,城牆上的將軍看著,突然張口說道:“古寧老兒,我給你個機會,隻要你自刎於陣前,我就放了你的子民。”
老皇帝這時正被一群士兵保護著圍在中間,聽到城樓上的人說完,哆哆嗦嗦的開口說道:“這位將軍,我將這些平民,牲畜,都送與你。”說完,看向身後馬車上一箱箱的金銀珠寶,一咬牙說道:“還有我全部的錢,都給你,懇請你放我一條生路。”
那個將軍像是知道他會這麼說,笑了一下說道:“你死了,這些東西也都是我的。”隨後舉起了手,看了一眼場上如同待宰羔羊的人們,重重的落了下去。
場下的士兵收到指令,手起刀落,一場單方麵,實力絕對碾壓的殺戮,到了傍晚,才結束。
整個天空都像被血水染紅了一樣,除了一些年輕的女人、牲畜被帶回了扶桑,整個古寧國的人都死了。
這個安國的附屬小國,在以前,就是個不起眼的存在,如今,徹底被抹殺在了曆史的爭鬥中。
等到幽城知道了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
扶桑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古寧國,離安國又近了些,安國的將領們精神繃到了最緊,自己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否則,下一遭受如此境地的便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