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各安天命 第一百零二回 因因果果(2 / 2)

“你當真懺悔?”

“弟子願拜於聖僧門下,不禁甘願青燈古佛,更願窮盡一生多行善事,以化所負戾氣。”

“寸水尺榭亦是萬裏山河,雲光霞影,變幻無窮。入佛界是易是難不過一念之間。施主若真心懺悔,我願指引一條明路,方可化解一切危機。”說這話的時候,僧者已然從石登起身,亭外涼風撩起他的長袍隨風舒卷,襯著他一身的仙風道骨。他扶起陸遠之來,又道,“施主請起。”

陸遠之隻覺著他握在自己手腕處的消瘦臂掌,有著驚人的力量,被他扶起,又聽他緩緩問道,“因因果果,終會循循環環,也是時候了。”

“弟子有一事不明,我入佛界,怎能解眼前危機?筱君公主的瘋病一日不愈,所有人便隨時有生命危險。”

僧者含眉一笑,“我指與你的明路,並非要你遁入空門。佛在心中,無需任何形式,無需你多問,無需你擔憂。你戾氣在身,隻需行善信佛,傾盡微薄之力,甘之如飴……”

望著僧者眼裏悲憫天下的慈意,陸遠之似乎是靈竅一通,徹底頓悟了。

亦作了拜佛狀,垂首道,“弟子明白,聖僧是要弟子踏破鞋履,走遍天涯,行盡善事,以化戾氣。”

僧者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那你可曾知道自己的第一站是去往何處?”

他亦點了點頭,道,“弟子明白,何處戾氣最重,便去往何處。”

僧者笑著,從布袋裏取來一圓缽,一木筷,遞予他道,“這是我三十年來走遍天涯海角唯一的一件行囊,現在送予你。臨行之前,告知你一件喜事。你所擔憂之人都已重獲了自由,拋開一切,去遁跡紅塵,行你的善事去吧。途中必定拔山涉水,千辛萬苦,你,保重!”

望著他接過圓缽與木筷後,眉間仍舊散不去的迷惑,僧者又是一笑,“盡可放心,你所憂之事都已迎刃而解。我已讓北域公主服下望情水,忘卻傷痛事,重新做回了活潑姑娘。而北域王上,亦重掌朝政,答應放眾人一條生路,以積德積福。”

陸遠之彎下腰朝僧者施了一禮,抬頭時做拜佛狀,頓悟道,“弟子慚愧,一定謹記聖僧教誨,念佛在心,不多問,多多行善,甘之如飴。”

僧者點了點頭,揮袖道,“去吧……”

“多謝聖僧!”他又施了一禮,毅然轉身,邁出涼亭,腳下的石子甬道將他一步步指引向光明大道。

清風拂過,撩起他身上的袍子,放眼望了望他的背影,竟似一位遁跡紅塵的行者,即使風塵仆仆,即使背影荒涼,也再不會糾葛不清自尋苦惱。

天與地在這一刻映入他的眼裏,竟是那般澄明如鏡,照亮了他晦暗已久的心。胸懷在這一瞬間徹底放開了,隻是憶起某一個陪他來到此地的女子時,仍舊會鮮血淋淋的痛著。

某個有朵朵的地方就在身後之處,他卻頭也不回,隱忍心中所有悲歡離合,徑步離去。

一世情愛纏綿在這一瞬間自腦海浮過,多少恩愛,多少情仇,尤如這兩側紛飛的落英--凋零敗謝,煙逝雲散。而他的記憶裏,深深地映著朵朵素髻當頭青絲纏繞的如花容顏。

這一去,便是永遠回不了頭,有她的如花容顏在心,縱使刀山火海,千難萬阻,亦無所畏懼。

這一刻,心裏是痛著,亦是寬慰。

再沒有更好的辦法,來了結這一樁恩怨。

他的步伐越來越堅定,每走一步都挺胸抬頭,再不會有所愧疚,心裏坦坦坦蕩,卻也尖銳地痛著。這一世就如此與朵朵擦肩而過了,生命也由此逝了一大半。原來遁跡空門竟這般艱難,要他放下朵朵,當真比死還難受。可是還能有什麼法子化解一切戾氣呢?如同聖僧所說,因因果果終會循循環環,是時候償還了。

天邊的雲,很淡很淡。

身側的風,很清很清。

陸遠之望了望連綿起伏的山脈嵯峨向遠,緩緩在心中念道:

朵朵,我願拔山涉水,行遍善事,換你一世安穩,一生幸福。

朵朵,別了……

朵朵,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