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留守的日子(1 / 2)

那時的天很藍,夜裏會有很多星星,我卻不曾認真看過,因為我覺得天就應該是那樣的。沒有人告訴我,天也是會變的,星星也是不見的,當它們不在的時候,那美好依舊在你的腦海中,但它卻像一張記不清的畫一樣。

這是個被大山環繞的鄉鎮,村裏沒有田地的農民比比皆是,稍有夢想的年輕人都已外出打工、經商賺錢,隻剩下一些蹲坐在門口的老人們和一些頑皮的“野孩子”,偶有年輕壯丁出沒也隻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我就生長在這樣的大山裏。小的時候,我並不知道什麼是快樂,因為我每天都很快樂,最常擁有的東西最常被人們忽略。當然那個時候是吃不上什麼好的飯菜,稀白的粥配上一小塊油炸豆腐便是一頓正餐,我不知道什麼是美食,不知道什麼是玩具,不知道什麼是遊樂場,村莊裏的每一粒沙塵,都可以是我的玩具,山腳的墳頭,田園的小溪都可以是我的遊樂場。沒有父母照料的日子,在旁人眼中是很艱苦和受罪的,但它卻成了我人生當中最美好的記憶。

你一定會問我,難道不會思念你的父母嗎?對!我並不怎麼思念,因為還小,所以不懂得思念。我對父親的印象並不深,他很少笑,我有一些怕他,但他每次回來的時候,我都很高興,因為他每次回來都會順手給我一把零錢,有一毛的,兩毛的,五毛的,有時甚至會有一塊的,這些錢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像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可以買上好些糖果和冰棍。還有,他每次回來都會給我買些城裏的新衣服,大多是一些白色的連衣裙,穿上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公主一樣漂亮,學校的小朋友們都投來羨慕的眼光,有種大明星走在紅毯上的感覺,這或許是我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舊想念。父親每次走的時候,我都會哭,但我並不傷心,眼淚或許是強擠的,沒有為什麼,因為他是我父親,我應該哭,應該不舍。

母親是一個很隨和的人,她很疼我,會抱著我一起睡覺,深夜裏為我織毛衣,會給我講故事,不過她並沒讀過幾年書,很早便看不懂我們的課本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灰暗的時刻,她會覺得自卑,而我會想念她讀書時的樣子,盡管她的普通話一直都不標準。她在家的日子裏,會很精心地為我紮辮子,記得有一天,她就要隨父親去城裏了,她給我編了一頭的麻花辮,真的很漂亮,她卻有一些感傷,我問她為什麼紮這麼多麻花辮,她說,這些小麻花是最不容易變亂,這樣你就可以一個星期不用紮頭發。她怕她不在家時,沒有人幫我紮頭發。當時的我並不明白她說這話的意義,許多年後,為了這句話,我默默哭了許多回。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裏,由爺爺奶奶照看,他們的孫子孫女很多,除了三餐,他們並不會對我約束過多,何況我還是一個女娃,不約束也代表著沒有零花錢。鄉裏的孩子都會自己尋思著賺點外塊,每天放學後,三五個小夥伴們都會想方設法到哪裏撿點費銅爛鐵換紙筆,雖然收獲往往不會很多。每年的夏季都是桂圓成熟的季節,對我來說也是賺外塊的好時候,特別是大風過後,每年桂圓成熟的季節都會來幾次台風,大人們總是因此而焦頭爛額,我卻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去樹下撿些吹落的桂圓到街上去賣錢。桂圓對所有小朋友來說都是致使的誘惑,留守的孩子沒幾個能吃上水果,可沒有人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