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與諾貝爾獎
胃癌的最大誘因
癌症是一種由於某些基因變化導致細胞無序增殖的疾病,這些細胞會破壞周圍的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大部分癌症是由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而非單一因素導致。然而,現在已經發現許多危險因素會增加患癌風險。
例如,肺癌在煙民中更為多見。煙民患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煙者的4.8倍,而吸煙是肺癌的最大風險因素。另外,煙民患喉癌、食道癌的概率分別是非吸煙者的5.5倍和3.4倍#pageNote#0。
那麼胃癌呢?
鹽和醃製品被認為是誘發胃癌的危險因素。醃製品包括鹹菜等用鹽醃漬的食物。另外,吸煙也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但近年來的研究明確了一種更大的危險因素——幽門螺杆菌。幽門螺杆菌感染會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它會經過多年的發展導致胃黏膜萎縮,引發萎縮性胃炎,讓人更容易得上胃癌。
幽門螺杆菌感染並不一定會導致胃癌,但它確實是一個風險因素。感染者患胃癌的風險比未感染者高15~20倍,隻有不到1%的胃癌患者未感染過幽門螺杆菌#pageNote#1。
幽門螺杆菌是如何感染人類的呢?
事實上,大多數是家庭感染。父母經口傳播給嬰兒占多數。不過,據信成年人不會因為接吻或進食而感染幽門螺杆菌。
我們現今有多種手段檢查胃中是否存在幽門螺杆菌。常見的測試是尿素呼
氣試驗——在服用含有尿素的藥物後,檢測從嘴裏呼出的氣體。
幽門螺杆菌可以將尿素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氨。因此,如果胃中存在幽門螺杆菌,受試藥物中的尿素就會被分解,呼出的氣體中就會包含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換句話說,如果能在呼出的氣體中檢測到尿素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就可以證明幽門螺杆菌的存在。
然而,無論有沒有幽門螺杆菌,每個人呼出來的氣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如何鑒別呢?
實際上,受試藥物中的尿素用同位素C-13進行了標記。自然界中碳原子的種類很多,它們的質量不同,其中約99%都是C-12。因此,如果服藥後的呼出氣體中含有大量C-13標記的二氧化碳,則可以證明幽門螺杆菌的存在。當然,C-13對人體是無害的。
除胃癌外,幽門螺杆菌還會導致胃息肉、淋巴瘤以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多種疾病。當被問及引起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時,很多人會談到“壓力”或“暴飲暴食”,但實際上90%以上都是因為幽門螺杆菌或止痛藥#pageNote#2(第3章將詳細說明其與止痛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