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的原因(1 / 2)

過敏的原因

將無害的物質視為敵人

免疫係統非常出色,可以攻擊侵入身體的外來物質。但是,如果不加區分地攻擊所有外來物質,我們也活不下去——畢竟我們一日三餐都在通過口腔攝入“異物”。

我們的身體也有抑製免疫力的機製,因此免疫係統不會對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的“外來物質”做出反應,這一機製稱為“經口免疫耐受”。

或許有人聽說過,曾有油漆工自幼舔漆來預防漆疹。由於身體不會將通過口腔進入的東西視為異物,因此通過建立對漆的經口免疫耐受,可以抑製免疫係統對黏附在皮膚上的漆做出的反應。

倘若經口免疫耐受沒有發揮作用,免疫係統對食物產生了反應,就會出現食物過敏現象。常見的過敏源有雞蛋、小麥、蕎麥等,免疫係統針對這些食物中的物質產生抗體,就會引發各種症狀。

為什麼建立經口免疫耐受的過程會失敗呢?為什麼我們會將原本無害的物質視為敵人呢?

近年來發現的“經皮致敏”就是背後的原因。

眾所周知,患有特應性皮炎的兒童更容易出現食物過敏。以前,人們認為這是所謂的“過敏體質”造成的。然而近年來,人們發現真正原因在於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引發經皮致敏問題。

我們的免疫係統對“從口腔進入的東西”更加寬容,而將“侵入皮膚屏障的東西”視為威脅。當周圍

環境中的食物成分通過皮膚進入體內,並激活對“異物”的免疫反應時,就會引發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機製至今仍有很多謎團,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真相正被逐漸揭開。

免疫功能障礙疾病

過敏是免疫係統對無害的物質反應過度的現象。如果機體誤將自身組織識別為外來異物並展開攻擊,這就被稱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滑膜受到攻擊所引起的係統性疾病;大多數Ⅰ型糖尿病是體內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受到攻擊和破壞而引起的;橋本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是由對甲狀腺的免疫攻擊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幹燥綜合征患者的淚腺和唾液腺遭到攻擊,導致眼睛和口腔極度幹燥。

還有許多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們的分類也很複雜。簡單來說,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器官損害,而且往往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反複出現。

這些病都是由免疫係統攻擊自身引起的。其中一部分統稱為結締組織病,專門處理這些疾病的科室通常被稱為“結締組織病科”、“風濕結締組織病科”和“免疫和結締組織病科”#pageNote#0。

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導致免疫功能障礙。比如身體產生了針對入侵微生物的抗體,但體內也存在與抗原結構相似的物質。例如,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簡稱)會引發咽喉感染。當發生鏈球菌性咽炎

時,免疫係統會產生作用於鏈球菌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然而,我們的關節、心髒、皮膚、神經等部位都存在與鏈球菌抗原結構相似的物質。這就糟了。

咽炎後2~3周,這些部位會受到自身免疫係統的攻擊,有時會引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這就是“風濕熱”。雖然也叫“風濕”,但它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完全不同,是一種多發於兒童的疾病。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神經係統疾病。患者四肢的神經會出現麻痹,繼而導致癱瘓,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出現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困難。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痊愈,但在呼吸衰竭期間需要用呼吸機維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