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 章 神醫(女尊)2(1 / 2)

微風徐徐吹來,力透紙背的字躍然紙上:

喜今日嘉禮初成,良緣遂締。詩詠關雎,雅歌麟趾。瑞葉五世其昌,祥開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賓,永諧魚水之歡。互助精誠,共盟鴛鴦之誓。

“一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肅老王妃作為元培瑾婚禮的全福人,正為他梳著頭,說著吉祥話。

元氏畢竟是京城路的勳貴世家,再有太父及女帝下旨賜婚,整個慶國公府張燈結彩,賓客盈門。

當然,喜氣祥和的背後也不少傳閑話之徒。

“不過一個殘疾的兒子罷了,元家搞得這樣聲勢浩大,又不是入主中宮,也不知圖些什麼!”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然是給宮裏的看呢。”

“看有什麼用!女帝乃天潢貴胄,用腳趾頭想也曉得,怎會要一個不良於行之人!若不是太父賜婚,怕不是這輩子要孤獨老死在閨閣之中了!”

“晏大夫再怎麼說也是藥王穀穀主,又是那樣一個舉止不俗的清麗佳人,配他也是綽綽有餘了。”說話之人語氣不滿道。

此人是工部侍郎的嫡幼子,對原主一見傾心,本想著求母親去為自己提親。如今被截了胡,心中自是十分不甘。

慶國公夫郎看著毫無喜色的兒子,隻能寬慰道:“放寬心,往前看,日後好好同妻主過日子。”

元培瑾淡淡道:“父親叮囑,孩兒謹記。”心中卻想著:以後?自己哪還有什麼以後,不過如行屍走肉般苟延殘喘罷了。

元培瑾的蓋頭被國公夫郎放下,如提線木偶般被侍從們抬到堂前迎賓客、行結親禮。

主持婚禮的大官人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

因原主無父母,師父也行蹤不定。慶國公和夫郎端坐在高堂之上,看著眼前這對新人,心中五味雜陳,麵上還是要喜迎賓客,撐起慶國公府的麵子。

家中患過疑難雜症的均受過藥王穀的恩惠,京中不乏人情在,扶桑一時半會兒走不開,隻得先在堂前應付著,完成任務的元培瑾由貼身侍從彌生陪著,被下人抬回了洞房。

彌生打量了一路,整個院落是多進式四合院落,亭台樓閣,雕梁畫棟,飛簷青瓦,大氣磅礴,內有無數奇珍異草,假山怪石,另有小溪經廊下蜿蜒而過,如夢如幻,令人心曠神怡。

進了內室,雖然已至傍晚,卻讓人覺得通明敞亮,各種陳列設施,竟比少爺在國公府還要精致典雅,當真是出人意料。

回想起劇情,扶桑隱隱感受到原主對元培瑾那一絲隱秘的情愫,卻因知道對方心有所屬而止步於此。

因此扶桑便用原主的積蓄在京中買了一座適合靜養的別院,並精心布置了一番,並在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善待元培瑾。

彌生心情舒暢,說話語氣都輕快了許多,“少爺餓不餓?要不要奴婢去廚房給您去些吃的?”

元培瑾淡淡道:“不必。”

見元培瑾在微微扭動脖子,彌生知道他定是久坐不舒服,“少爺,女君還不知要多久過來,奴婢幫您把這個鳳冠摘了,怪沉的,等女君來了我再給您戴上就是。”

沒等元培瑾出言阻止,頭上的鳳冠和蓋頭一並被卸下,輕鬆了許多。

一抬眼,便看到燈火通明的內室,寬敞且布置精妙,壁上的詩詞書畫盡顯大家風範,古色古香的陶盆中插著幾株稀有的石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