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與一個小輩也沒有太多可聊的,曹紹告辭後,李雍想起一件正事,問妻子:“我不在的時候,定國公府太夫人可有安排媒人過來?”

女子十五歲及笄,家裏疼愛女兒的,沒有特殊情況也基本會在女兒十八歲前敲定婚事,過了十八,就顯得遲了。

孟氏冷笑:“我看她這輩子都不會安排了。”

她喜歡曹紹不假,但也沒傻到看不出潘氏的心思。

“且等著吧,看我是不是冤枉她。”

.

京城繁華,再熱鬧的事過一陣子也就淡了。

李雍雖然吃了敗仗,他走之後,曹勳所率的大軍卻接連傳來捷報,朔州、甘州都已經奪回,隻等攻下肅州以及嘉峪關,胡人就會再次被驅逐到大夏朝的國土之外。

勝利在望,百姓對李雍的失利也變得包容起來,畢竟李雍的敗北並沒有嚴重影響大局。

轉眼進了十二月,百姓們忙著準備過年,街上已經沒什麽人會再念叨李雍三敗的笑話。

難熬的是曹紹。

心願遲遲難了,瘦了一圈的小國舅再一次求到潘氏麵前:“母親,年關將近,咱們是不是該托媒人過去了?再耽誤下去,恐怕伯父伯母要懷疑咱們見風使舵,有心悔婚。”

潘氏:“你隻擔心李家,怎麽不想想,皇上剛奪了寧國公的官,咱們馬上就去提親,豈不是跟皇上對著幹?”

曹紹:“皇上早知道我與雲珠有意,現在我們年紀都到了,成婚乃是自然而然的事,英明如皇上,不會計較的。”

潘氏:“聖心難測,你不能光想著李家,也要替你姐姐、太子著想。”

曹紹心中一沉,難以置信地望著母親:“您不會真的要悔婚吧?”

既然話已經被兒子挑破,潘氏也就不裝了,語重心長地道:“紹哥兒,今非昔比,李家失勢,雲珠已經配不上你了,你就忘了她吧,娘再為你……”

“我不要!”曹紹驟然離席,望著潘氏的眼神摻雜了不加掩飾的憤怒與失望:“我們與李家交好幾十年,您怎麽能學外麵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如果父親在世,絕不會讚同您這般行事!”

潘氏早料到兒子會動怒,並不意外,神色平靜地道:“我是你娘,難道還會害你嗎?娶妻娶賢,真正的好妻子會相夫教子,成為你的助力,雲珠呢,這麽多年她光顧著自己高興,把你當成猴耍,讓你往東你就不敢往西,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背後笑話你?”

曹紹:“那是我跟雲珠的事,我心甘情願,要他們管!”

潘氏抿唇,瞪著兒子道:“人家才懶得管你,隻會把你當成笑料,隻有我這個親娘,才會處處為你著想!”

曹紹根本不領情,來回踱了幾步,他努力壓下火氣,盡量哄著母親道:“娘,您真為我好,就去李家提親吧,隻要您成全了兒子這一樁,以後兒子什麽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