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生,思考道路(1 / 3)

“三十年前,居然回到三十年前的香港,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情?哎,也好,來了就來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一個年輕人站在玻璃窗前,望著外麵夜sè,燈光映照下,他喃喃自語著,臉上依舊有一絲難以相信。

這幾天,他一直處於震驚當中。

他發現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僅樣子變了,腦袋中,還多了一份陌生的記憶。

直到今天,他終於接受了這個不可思議的事情——自己的靈魂回到三十年前,回到89年的香港,與一個叫做王中陽的青年融合在一起。

“噠噠…”

這個時候,敲門聲忽地響起,將沉思中的年輕人驚醒。

年輕人,或者說王中陽,轉過身,沉默地看了看房門,隨即走到房門前,將房門打開,便見到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站在門前,雙手捧著一個盤子,盤子上有沙煲、碗、湯勺等東西。

“媽!”王中陽嘴唇囁嚅一下,有些艱難地喊出來。

婦女是王中陽母親,經過這幾rì融合,他終於不排斥。

“中陽,來,飲湯,劉姨剛剛煲好的龜湯,很補的。飲了湯,再吃點藥,就睡覺。前幾rì你的高燒可真嚇人,雖然現在燒退了,不過,醫生說了,一定要多休息,才不會留下病根。”

門前的婦女一臉慈祥,關心地說著,一邊說,一邊走進房間中。

王中陽跟在這一世的母親周蘭若後麵,眼神有些莫名地看著周蘭若的背影。這婦女永遠不會想到,她的兒子,早已在高燒中被一個三十年後的靈魂附體融合。

“媽,湯煲好,叫我下去飲就是了。你親自送上來,搞得我好像少爺一樣。”

須臾,王中陽調節好情緒,想了想,開口打趣道。

前世他對粵語歌以及回歸前的香港電影有所偏好,又經常跟香港人合作,少年時又在廣州生活過一段時間,對粵語早已不陌生,不僅能聽懂,還能說一些。

現在,更與一位本地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融合在一起,經過幾rì融合,對粵語的掌握不會比一般的香港人差。

“少爺?你想得美了,我們家不是李家、利家這樣的老牌家族,又不是李嘉誠、霍英東這樣的新興家族。少爺,你擔得起嗎?”

周蘭若回頭,放下盤子,抬手拍了一下王中陽頭:“坐下,自己舀湯飲。”

“嗯,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王中陽說道。

“咕隆…”

“嗯,劉姨煲的湯真是好味。”

說著,他喝了一小口龜湯,讚歎道。

接受了自己新生後的身份,他的本xìng又顯露出來。幸好,這個身體是年輕人,在一般人心目中,正是心xìng未定的時候,周若蘭也沒有懷疑什麼。

“知道就好,飲完湯,衝個涼,早點睡覺,明天早點起來送你老豆跟大哥。因為你高燒,他們已經耽擱了好幾天,台灣那邊的人等不及了。”周若蘭繼續說道。

“嗯,知道了。”王中陽答道。

喝完湯,洗了澡,已是十點。

王中陽包著浴袍,將房中的大燈關掉,扭亮床頭燈,靠躺在床上,將電視打開。

此時正是89年盛夏,距離燕京那件舉世震驚的大事剛過去沒多久。香港電視頻道不少節目依舊在談論著這件事情。

據他所知,香港樂壇現在的大姐大梅豔芳剛參加過一次所謂的支持大學生演唱會。

看著這些節目,王中陽心中忽地反感起來,總覺得裏麵不少節目的主持人以及嘉賓正在吃人血饅頭。

親眼看到曆史重大事件的餘波震蕩,他卻忽然間沒有絲毫興趣,轉到電影頻道,看起老式的香港電影。

“嗬嗬,哈哈…”

王中陽放下心中思緒,開心笑了起來。

電影頻道正放著許冠傑的第一部《最佳拍檔》。

這部1982年上映的電影,對他來說,當然是非常老式的香港電影,但對89年的香港人來說,還不算過時。

雖然這部電影他已經看過很多次,不過,再次在這個時空的電影頻道看到,他還是非常開心。

“許冠傑,香港第一個在歌壇影壇都是最頂尖的巨星。”

電影間歇期,廣告時段,王中陽默默想道。

“聽說黃百鳴當時為了將許冠傑挖過來拍這部《最佳拍檔》,給了兩百萬的片酬。嘖嘖,82年的兩百萬港幣,可真是一筆巨款。這部電影的製作費總共也就是八百萬左右。許冠傑一個人的片酬就占了電影製作費四分之一,還沒有加上其他演員的片酬幕後工作人員的人工呢!這真是夠危險的!幸好電影最後大賣了,破了香港票房紀錄……”

王中陽默默回想以前跟香港人合作時聽來的八卦。

一部電影,演員片酬幕後工作人員人工,占據電影製作費最好不要超過三分之一。超過,電影本身的製作就會麵臨嚴重壓縮,對一部電影來說,不是好事。

“麥嘉本身是新藝城的老板之一,可能沒有拿片酬,直接上去了。不過,張艾嘉應該要片酬吧。80年代前半段,正是張艾嘉在香港影壇最具號召力的時候,這種商業片,許冠傑都拿到兩百萬了,她的片酬怎麼也應該在五十萬港幣左右吧。嗯嗯,再加上其他人員,四百萬總得要。剩下四百萬製作…”

王中陽計算著。

“黃百鳴這家夥真夠大膽的,這樣的製作計劃都敢做下去。不過,這家夥眼光也夠準,《92家有喜事》,給周興馳八百萬港幣;《97家有喜事》,給周興馳一千兩百萬港幣;電影一樣賺,厲害…”

想了一陣,他對黃百鳴大手筆感到佩服不已。

香港電影巨星中心製的成形,黃百鳴雖然不是始創者,但絕對是推波助瀾的那一個。

這家夥給巨星如此高的片酬,本身就是在助長電影巨星的氣勢。更何況,給了這麼多片酬,電影製作費當然嚴重壓縮了,可電影票房還成功。這肯定讓巨星中心製更進一步。

當然,香港電影巨星中心製也隻是有限的幾個電影巨星可以做到,其他電影還是比較正常的大導演中心製或是製片中心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