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錄製伴奏(2 / 3)

“早睡早起,jīng神好。”林逸蓮答道。

“嗬嗬…”王中陽無語,隻能微笑,率先走進錄音室。

進去後,兩人先去跟錄音室的主管方林打個招呼。

這個錄音室是華納公司設立,不是外租的。方林也是華納公司的一員。雖然不認識王中陽,但卻知道林逸蓮是自己公司的。

從方林口中得知,樂隊已經來了,他們便趕緊過去。

與樂隊等人相互介紹認識後,樂隊成員聽從王中陽的吩咐,拿出《秋去秋來》的譜子,樂隊成員一天前已經從陳如那裏得到編曲譜子了。

王中陽並沒有因為林逸蓮在場就先錄製《信自己》的伴奏,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

林逸蓮也沒有介意,而是問王中陽要了一份《秋去秋來》的譜子,看了起來。當然,她要的是旋律曲譜,不是給樂手的演奏譜子。

“中陽,你自己做製作人啊?小K不是製作人啊!”林逸蓮拿到旋律曲譜後,並沒有立即閱讀,而是看了看周圍,隻看到錄音師和樂隊等人,卻沒看到製作人。

小K,就是這裏的錄音師。小K三年前就進入華納,後來來錄音室工作,王中陽也認識他。

“嗯,沒錯,我一肩挑。”王中陽點點頭道。

“喔,厲害,不過也是,你作詞作曲編曲還主唱,其他人做製作人也不是很適合。”林逸蓮點點頭道:“第二張專輯就敢這樣幹,你可真有勇氣!”

林逸蓮有些佩服,先不說其他,光這份膽魄,她就做不到。更何況,她看了其中一首歌,寫的還是挺好的。

“嘿嘿…”王中陽笑笑。

將專輯跟電影對比,音樂製作人跟導演差不多,歌手就是演員,曲詞編曲類同編劇,錄音師等若攝影師。

換句話說,王中陽此刻就是“自編自演”,也即“編劇加主演”,那麼再兼上一個“自導”一點都不奇怪,反而很正常。

“王生,王生…”這個時候,樂隊的指揮走過來,對王中陽說道:“怎麼樣,先過來聽我們演奏一遍吧,大家都準備好了。”

這個樂隊的指揮是一個中年人,身材不高,國字臉,姓李。

“好的,李生。”王中陽答應道。

“先聽大家單獨演奏還是先聽合奏?”李指揮問道。

“先聽一遍合奏吧,聽聽總體效果怎樣再說。”

“王生,我看了總譜,這歌曲的風格,按照我的理解,應當是哀而不傷的感覺,是不是?”

李指揮問的是演奏風格,這要跟創作者心中意圖符合。

“差不多。”王中陽一邊說道,一邊隨著李指揮走過去。

此時,樂隊各個成員都已經就位,就等王中陽跟李指揮了。

李指揮進入錄音間,站好位置,隔著玻璃朝房間外的王中陽示意,王中陽便點點頭,一旁的小K已經準備好。

李指揮回過頭,一揮手勢,頓時間,悠悠樂聲響起。

隨著悅耳樂聲,旁邊拿著曲詞的林逸蓮輕聲呢喃起來,逐漸沉浸進去,臉上慢慢湧上一絲哀傷。

王中陽則閉著眼睛,聽著調音台傳出的樂聲,腳掌輕輕打著拍子,歌詞在心中慢慢流淌過去,與樂隊的演奏附和著。

四分鍾左右的演奏很快過去,當優美的樂聲停止時,林逸蓮很快就回過神來。

聽完合奏後,林逸蓮第一感覺不是歌曲的好壞動聽與否,而是風格。

“跟《信自己》的風格差異竟然這麼大?”林逸蓮心中暗道,吃驚不已。

《秋去秋來》,林逸蓮還是第一次讀譜,一邊聽一邊讀,通覽了一遍。雖然還沒有細細品味,但憑感覺,加上編曲伴奏,她已經知道,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東方化主流抒情歌。

其中是夾雜了一些西方元素,但很淡。

而《信自己》,她雖然還沒有聽到伴奏,但光是看旋律歌詞,就看得出,與《秋去秋來》截然不同。

這不是抒情歌與舞曲的差別,而是音樂上東西方的差異。

林逸蓮自己本身就很熟悉西方音樂,她現在正在做的都市觸覺係列,就以西方音樂為主,對這方麵的感覺非常靈敏。

不過,她沒有詢問,隻是將這個疑惑埋在心底下,轉而細細回味《秋來秋去》的編曲伴奏,還時不時讀一下曲譜,越回味,越發覺這首歌的好處。

雖然她現在主要在做西方流行音樂,但這個不妨礙她對東方流行音樂的鑒賞與認識。其實她本人對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有興趣,不然,就不會在兩三年後開始轉型做東方化的主流抒情歌,rì後也不會被人稱為都市女子心聲代言人了。

當然,其中也有市場逼迫的原因。

“好歌,編曲也好,怪不得陳經理說他很有才華了,陳經理真的沒有說大話。”林逸蓮心中暗道。

“不知道《信自己》的編曲又會是什麼樣子,真是期待!”林逸蓮心中隱隱浮出一絲興奮。

林逸蓮抬頭向王中陽看去,嘴角微動,正想讚兩句,卻見到王中陽此時正皺緊眉頭,一臉沉思。

“咦,怎麼了,難道不滿意了,是自己的編曲還是樂隊的演奏?”林逸蓮看到王中陽的表情,不由想道。

王中陽此時是因為編曲伴奏感覺不太對,覺得缺了些什麼,正在回憶,倒不是樂隊演奏的問題。

在家編曲時,他還以為《秋去秋來》沒有什麼問題,沒想到,到了現場一演奏,才發現,感覺不夠。

在樂隊演奏時音樂製作人表現出不滿,這種情形很常見,尤其是編曲兼職的音樂製作人更多。

編曲的時候,一個人無法做到一支樂隊做到的事情,自己空想,畢竟不如活生生演奏出來的效果。

當樂隊湊到一起演奏時,編曲人就經常發現自己的編曲還不夠完善,時常需要修改。

但這種情形最好是不要在錄音室中發生,因為這會增加錄製成本。錄音室的花費,都是按小時計算的,雖然這裏是公司內部的錄音室,但一樣會計算在成本中。

如果是演奏的效果不好,延長時間,雖然一樣令成本增加,但與王中陽就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他卻是因為曲子本身。

如果王中陽本身是大牌製作人或大牌創作歌手,那倒是沒關係,這樣可以說火花碰撞出靈感,換上一種好聽的說法。類似這樣的成本增加,公司也不在意。但他現在畢竟才是出了一張專輯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