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奉先見大事已成,心中無比高興,但沒忘了求老祖救人的事,就插言道:“老祖,張大明今早遇黑黿暗害,陽氣被盜,他的肉身還在醫院搶救……”
王禪老祖心中暗算,已知事情原委,張大明既然已是他的記名弟子,當然不能不管,“大明啊,我給你的四部天書,其中有一部就能救你,你先回好好領悟,等養足元氣再來見我。”
張大明聽老祖這麼說,也不知道是哪部天書,見老祖沒指明,估計是礙於眾仙妖在場,看來隻能自己去領會了。他向王禪老祖又拜了幾拜,就隨著白芙美趕向縣城,胡奉先仍然留在水簾洞聽經。
張大明回到醫院,看到醫生們都急得亂轉。那些醫生隻以為張大明在車禍中被撞傷頭部,查腦電波未見異常,做磁共振也沒發現什麼傷情,但這小夥子就是昏迷不醒!
張大明的魂魄回到體內,一陣眩暈之後,就慢慢睜開了眼,隻感覺身體非常虛弱,渾身冰冷沒有一絲力氣。知道是被那黑黿陰了一把,才弄成這樣,心說,等我煉好法術,非報這個仇不可!
醫生見張大明醒來,才鬆了一口氣,隻將葡萄糖抗生素使勁給他打點滴,張大明料想這些藥對人體無害,也不言語,隻尋思著王禪老祖的四部天書。
他閉眼一想,首先打開《冥德》,見這本書淺顯易懂,是講做人及做仙的道理。上麵講到,人或鬼仙,就如同一根燃燒的蠟燭,蠟燭有大有小,所以人鬼仙的福壽就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大蠟燭福壽大,小蠟燭福壽小。蠟燭為身體,火苗為消受。大蠟燭小火苗,則福壽長,小蠟燭大火苗,則祝壽短。張大明看到這裏,暗暗尋思,怪不得那些荒淫享樂的人短壽,勤儉苦行的人長壽了。
《冥德》這本書中,還講到了“風”,燃燒的蠟燭,還要受風的影響。這“風”就是冥德,是由前世及今世的業障組成的。如作惡多端,做下傷天害理或損人利己的事,這風就會大,甚至會變成賊風,吹滅蠟燭,至人死亡。如廣結善緣,這風就小,甚至完全消失,留給蠟燭緩慢悠然的清靜。
若想成仙得道,就要先做善事,抵消前世的業障,減小吹動火苗的風,就要苦行齋戒,使風停炷正,火苗熒熒如豆,這樣就能長生不老了!
張大明合上《冥德》,心說,我魯莽行事,殺了許多鬼,看來產生了業障,妨礙了修行,看來以後還是少殺生為好。
他又翻開《丹鼎》,原來是理氣煉丹之術,要固本培元,先要修心胎息之法。所以,這《丹鼎》一書,第一章就講胎息。
張大明根據書中的介紹,摒除雜念,調勻呼吸,極力使呼吸綿遠悠長,漸漸就感覺身體舒服了許多,體內一些雜亂的真氣慢慢彙總到七經八脈,最後聚集到丹田。
那個開麵包車的黑麵漢子,自從送張大明住院,付好押金就沒敢露麵。白芙美一直在醫院陪著張大明,病房裏的病人家屬及醫生護士,見白芙美長得這麼漂亮,紛紛羨慕張大明有豔福。
張大明慢慢感覺身體恢複了精神氣力,見天色已黑,擔心父母牽掛,就想出院回家。主治醫生不在,辦不了出院手續,就和白芙美直接離開醫院,打了輛出租車回到張家莊。
白芙美因擔心張大明的身體,不放心他獨自回去,所以一直陪著他進了家門。
張大明的爹娘見兒子這幾天不太對勁,正在擔心,見天黑了兒子還沒回來,不由得更加焦急。張大明那時還沒有手機,所以也無法聯係,正急得無可奈何之時,聽見汽車駛近家門,出屋門一看,正看見到兒子和一美女下車。
那姑娘長得那個俊喲,比電視上的電影明星還要漂亮!
“哎喲,大明啊,怎麼這麼晚才回來,這閨女是誰?”大明的娘兩眼直盯著白芙美,卻說話問張大明。
“她……她是我高中同學,在醫院碰得到,正好順路搭車回來的!”張大明無法直說白芙美的身份,隻能撒了個謊。
白芙美本想送張大明回家,然後趕回水簾洞聽經,哪想到張大明的爹娘出來的這麼巧,被他們看見,自己就不好隱身了,如果被普通人看到她突然憑空消失,非把人嚇死不可!
“伯母,我家離這不遠,天晚了,我就不進去了,我先回家,改天再來找大明玩……”
“閨女,那可不行,你一個姑娘家,不好走黑路,這黑燈瞎火的,我可不放心,無論如何,你一定在我家住下,等明天再走!”
張大明的娘心裏想,大明都二十了,雖說有點名氣,但說白了就是神神道道,瘋瘋癲癲,自從今年夏天那件事之後,就沒有來說媒的。眼前這姑娘看起來和大明關係不錯,無論如何也要套套近乎。
如果張大明的娘知道白芙美是個狐仙,就絕對不會這麼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