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章 信仰道德(1 / 3)

很多人很羨慕西方人有宗教,實際上啊,曾老是不反對宗教的,因為所有的宗教如果我們了解的話,它是從太極衍生過來的。我們對這個太極的圖騰,我們是很熟悉的,我們如果用現在西方結構學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圖騰把它稍微變形一下,那叫結構,你可以發現,他可以變成好多好多種花樣。實際上啊,你如果把它畫成佛教的那個符號,也就是太極的一個變形,你把佛教的符號把它拉直了,它就變成十字架了。所以對於我們中國人,有這種有《易經》概念的人來看,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隻是儀式上有些不同,隻是他們信奉的對象有些不一樣。

可是我們很容易去體會到,當這個至高無上的神,要跟西方人見麵的時候,他一定是現白種人的樣子。所以你看耶穌基督就跟西方人長得很接近,如果耶穌他跟釋迦牟尼兩個對調一下,各位想想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釋迦牟尼的樣子出現在西方,會有多少人相信他,大家可以想想。耶穌基督的樣子出現在印度,又有多少人會相信他。因為大家宗人,你跟我不一樣啊,不是你是異類,就是我是一隊,我們兩個不同嘛。

因此我們可以想象到,宇宙它是三樣東西的構成,一個就是能量,今天沒有人會反對宇宙就是波就是人,人與人之間,能量與能量之間,也就是太極與太極之間,它會產生磁場,這也是必然的,不是相吸就是相斥,然後我們會發現他有頻率。所以為什麼兩個人一,見麵就很想講些話,就是因為頻率很近,為什麼兩個人一見麵就覺得哎,跟你沒什麼話好談的,就是頻率不相近,你講話他很喜歡聽,很投緣。那你可以從頻率來了解。兩個人有人講話有人聽,有人講話沒有人聽,你可以從能量來了解。但是有一點我們要非常小心,就是這個能量他產生的磁場,他所吸引的群眾,他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說哎呀,某人群眾很多,某人群眾很多,一看是什麼群眾,你看賣藥的又很多人相信呢,可是真正了解藥的人有多少人,我們就拿這個來做比喻而已。

每一種話都有一些人相信,我們要去追究相信這種話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族群,這個比較重要。所有的宗教都有他的信徒。照理說宗教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宣揚天理,要把天道說的讓大家都明白,都會去實踐,我想沒有人會反對。但是很不幸的,有了宗教以後,就會產生很嚴重的排他性,我這個宗教才是宗教,哪個宗教不是宗教是邪教。你看佛教,他是最主張大家隨緣,不要有分別心,沒有人說釋迦牟尼佛有分別心,可是同樣的,他們也分門派,我才是正的,他是邪的。曾仕強老師曾經看過兩個廟互相在爭,我才是正統的,他不是正統的,曾仕強老師就到兩個廟去看看那個神佛,當然曾老說不會跟他們說話,他們也不會跟曾老說話,但是曾老去體會體會,信徒教爭來爭去,這個菩薩這個神佛到底有什麼感覺,曾老那天收獲非常大,曾老突然間悟到神佛都覺得很奇怪,我們都沒有分呢?你們信徒分那麼清楚幹什麼的?哈哈哈,對不對曾老說不知道。但是最起碼曾老的感覺是說,神佛他之所以能夠被人家信仰,被人家尊重,他是神佛,就表示他根本就不分嘛,他沒有分別性嘛!人有分別心,這是很可怕的,就是每家有每家的門檻,每個派係有每個派係的一種核心精神,而且彼此互相攻擊互相排斥。所以孔子才說君子是周而不比,小人是比而不周。

你要相信一個比較寬廣的,大家比較不會分來分去的東西,你幹嘛去相信那個門派很深範圍很小,跟別人格格不入的東西。你這樣一想就知道了,《易經》替我們找到一個最寬廣的,全人類都可以相信的,就叫道德。那道德從哪裏來。我們都知道整部《易經》都是從自然來,仰觀天象,俯觀自己的身體,從實際的現象來了解。這到底是什麼道理?伏羲氏並沒有說太多的話,但是他很了不起,就是把整個架構跟你樹立起來,那是非常難得的。因為我相信後代的人,假定沒有以前那一套,我們想要建立起同樣的一個工具,恐怕是很難的。

周文王從這個架構裏麵去發揮,他受是受限於當時的環境,也沒有辦法把他真正內心的東西說得很透。倒是孔子,為什麼我們稱他為萬世師表,是有道理的,他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不能違背自然,他跟他的學生說,天何言哉,天說了什麼話呢?但是事實照樣的運行,一切都非常有規律,這是誰在主宰,沒有啊。就是它自然而然,它就是這個樣子,我們從這裏就體會到,人也應該有規律,人也應該守秩序。所以你說中國沒有法,曾老都一百個不相信,家有家教,行有行規,家族有家族的規矩。我們中國人一開口就講做人,規規矩矩做事,實實在在,沒有人否認這些東西。當然大家心裏會覺得很好笑,這麼講仁義道德的民族,為什麼人心敗壞到這個地步,滿口仁義道德,所作所為都是不堪入目的,都是讓人看不起的,這不很奇怪嗎?孔子當時就有這個感覺,他說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呢!如果你光聽他的話就相信呢,那他太容易騙你了嘛,人講得天花亂墜,還講的很好聽,你要看看他的行為嘛!凡是行為跟言跟語言是不能配合的,你就不要相信這種人,說的到做不到的人都是空談。

我們第一個不相信道德,你看現在很多人一聽到道德,他就好像道德值幾個錢呢道德。那這樣的人你叫他要充實他的修養,要提高他的品德,那當然是很難的事情,你滿腦子都想錢,有錢就神氣,有錢就有地位,那你把道德看到哪裏去。第二種是說好道德我承認,你怎麼衡量呢,你要說要估計一個人的能力,比較容易啊,要評估一個人的道德,那根本沒有標準的,道德不是讓人家評估的,道德是問心無愧的,別人怎麼講其實都無所謂的。因為什麼?因為日久見人心嘛,久了以後,人家自然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品德修養好誰是品德修養不好清清楚楚,你急什麼呢?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們現在認為呀,一講道德就倒黴,我想這是最嚴重的,因為我們常常講老實人吃虧呀,守規矩的人沒有出息呀,那麼這個整個信仰就真的沒有了。我們今天如果談到信仰危機,曾老想最嚴重的,就是喪失了我們對道德的信仰,這是最可怕的

周武王他把道德界定的最清楚,可惜這一點,很少去展開。我們隻背一句話,人為萬物之靈,就引起很多人批評,說你這個人類完全是沙文主義,你有什麼了不起,你根本就是動物的一種,你還說人類。所以慢慢我們現在變成什麼,人為萬物之賊,現在人已經淪落到變萬物之賊,你看很多動物,它整個滅絕的就是人為的,很多物種消失了,人把它搞掉了,人變成破壞自然破壞環境,破壞整體規律的,用英文來講就叫troublemaker,找麻煩的。那這樣人類有什麼尊嚴,有什麼價值,老實講啊,周武王講了人為萬物之靈,就是人他本來是動物的一種,但是既然身為人,你就要覺悟啊,我要拉開跟動物的距離,因為什麼?因為《易經》告訴我們人是天地之間,唯一能夠幫忙天地,來改造這個世界的一種動物,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責任非常重大。外國人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尊重他,不能勉強,因為這東西不要自發的,你們要自發的講什麼都沒有用,你用法律規定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