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電影完全不同的, 人生要苦多了。

有一個詞叫幸存者偏差, 之前他總覺得自己會是那個幸存者。對啊, 如果一定要有幸存者,為什麽不能是他呢?

可事實上,他不幸運,他還倒黴。邵清禾沒有天分,他甚至隻是一個劣等的Alpha。

在他們這個世界上,人類共有三種性別,分別是Alpha、Beta以及Omega,三種性別在社會上對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地位、不同的人生。

分化期結束,就確定了每個人未來的命運。

Alpha是公認的上位者,這個性別的人類的各方麵素質是三種性別說最強的,最優秀的。而Omega則是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下位者,具有生育能力,Beta介於兩者中間,極少數擁有生育能力。

這三種隻是一種大概分類。

真要細分的話,其實每個性別還各自分優等,次優等,均等,次均等,以及劣等。

除非基因有很大的缺陷,不然怎麽也是一個次均等,倘若基因優秀一點的話,次優也不是不可能。這個社會上的均等的基因是最多最多的,優等較少,隻有極少數才會出現劣等。

畢竟被判定劣等,就意味著這個人有重大缺陷,無論性格也好,還是心理也好,就算現在沒有,未來也一定會出現重大疾病,或者攜帶病毒,是公認的殘次品。

這種缺陷如果在出生前被檢查出來的話,醫生都會強烈建議打掉,再要一個新的孩子。

畢竟其他許多用人單位都是不招劣等的,能夠願意用的,大多又累又辛苦工錢很低,導致他們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幾乎就是被劃分到了社會的最底層…

慢慢地,也成了鄙視鏈的最低端。

就連小孩子互相罵人,互相攻擊對方,都會脫口而出說對方以後是個劣等人,是個缺陷人。

當然這是很久以前剛出來的說法,最近幾年的許多年輕人都不這麽叫,覺得這麽不夠時髦,隻有一些年紀大點的還這麽叫優劣等。

近幾年關於等階,則分得更加的細,年輕人把優等稱為S級,次優稱為A,均等B,次均C,最後劣等是E。同時還有什麽加和減,弄得花裏胡哨的。

五年前,邵清禾自己還沒接自己隻是一個劣等Alpha的事實,很快生活接二連三地向他暴露出猙獰的內裏。

不管他接不接受,不在語喜乎他能不能消化,一股腦把血淋淋的真相全部都扔到他的麵前。

他居然不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生活了十幾年的家,不是他的家,他隻是個鳩佔鵲巢的鳩。他親生父母隻是一個卑劣的護工,已經畏罪自殺了。

這就是兩個優等基因的兒子會是基因缺陷的原因。他的曾經的父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對他惡語相向,對他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