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計劃很完美,即便是火燒碧樓與趙庭禮兵變發生在同日,也絕不會有人將它們聯係在一起。若就此打住,我也不會懷疑到你,可你的手,伸得太長了。”

在看到那個丹盒的時候,她便有了猜想。有人給了胡笑賢一顆靈丹,助他功力大漲,助他奪下盟主之位。為什麽?因為有秘密的人,最容易控製。

不親自奪取,隻扶持一個傀儡,說明這個人他不方便出麵,或者說不能出麵。再加上那王室專供的丹盒,讓她想到了一個可能......

於是她去了齊州,她的想法需要證實。若真是那人,他想要將江湖都收入囊中,定會扶持屬於自己的耳目,一如碧樓。而這耳目,非閻羅殿莫屬。

三問三不答,她便知道,當今天子,亦是人間活閻王。

趙佶的計劃可謂是一石三鳥,除掉了太子,除掉了碧樓,還釋了南關兵權,一步登天。

“王位就那麽重要,重要到不惜犧牲許多將士性命,重要到,讓你,殺親弑兄。”趙出陽字字切齒,“你怎麽會,你怎麽敢!”殿下之人雖是仰視,卻沒有半分低的姿態。

座上之人聞言卻將眉眼耷下,“小姑姑,你不該回來的。”

第65章 因果(三)

“隱匿行跡,安穩一生不好嗎......”他本心是不願傷害她的,若沒有小姑姑,他便也不會有今日。同為王侄,相比於先太子趙喆,小姑姑跟他走得更近。六年前趙庭禮那記重刀,若沒有小姑姑給的寶甲,他根本挨不住。可這世上的事就是這般,魚與熊掌,豈能兼得。

趙出陽,一個連下階都不會低頭的人,在知道真相後又如何充耳不聞。若真那般做了,她也就不是她了。

趙佶猛地抬眼,因為他忽然意識到,趙出陽見他絕不會隻是來質問。他的小姑姑,可是算無遺策孟子語,戰場殺神趙出陽。

大盛歷天興元年,一紙王命,出陽長公主下嫁安遠將軍崔甚。

十裏紅妝,浩浩蕩蕩。

“這排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阿音手裏攥著瓜子,瞧著街下鋪設,不住感歎。

出陽公主十六歲時名動天下,求娶者數不勝數,為的不隻是她,更是那十萬兵權。盛武宗權衡,將來太子繼位行文治,必須以兵權後衛,那掌兵權者,就隻能姓趙。她,不能嫁。

趙旭徵的想法卻與盛武宗不同,繼位後多次談及出陽公主婚事,卻都被她拒了去。如今下嫁,不知引得多少讚歎,又有幾聲唏噓。

“範司丞這會兒鼻子都要氣歪了吧。”

“那可不,原先這大盛兵權是兩相分割,一半在公主,一半在崔府,可如今啊,兩家成了一家,可不是給他難受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