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其中關節的,同時還能信任的江湖人,隻會是方才先生口中的那個,碧樓的叛徒。想到這裏,他突然有些釋懷,因為他明白......今日怕是不能活著走出這不留客的大門了。

“我原以為赤焰滅門是偶然,而你們抓住了這偶然。卻不曾想,赤焰滅門竟真的是碧樓手筆。”眼中寒光一現,汗毛應時豎起。過了這麽多年,即便容顏已改,可他在先生麵前竟還如當年一般。

秘元的父親是個小官,家中雖不甚富裕,可也無甚苦難。父親榜樣在前,所以他自小的誌向便是入仕,他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別人要麽修文要麽習武,而他卻是文武雙修。他啊,本該有大好的前程。

今日君王側,明日階下囚。在派係之爭中,一個小官很容易就成了政治的犧牲品。父親被判斬首之刑,他與母親還有眾多族人被流放邊關。

那時的他隻知道他敬愛的發親,是因為觸犯律法才叫全家落得如此下場。所以他開始怨恨......怨恨父親的知法犯法。

在流放的途中,有人攔住了官役,隻在耳邊說了幾句,官役便行了方便,叫那人將他帶走。

母親哭鬧著護在他的身前,官役見狀便要上前抓人,哪知卻被人阻下。“我家主子要見嵇公子一麵,或是他的機緣也不一定。夫人可還要攔?”就是這句話,他的人生軌跡再度改變。

趙出陽答應他好生照看他的母親與族人,在苦寒之地亦可安然度日。相應的,她也有條件,那就是要他,入碧樓,掌青龍。

也是自那日起,知道孟子語就是趙出陽的,這世間有了第三人。

他執掌碧樓一方規則,近乎苛刻。可也正因為他的苛刻,碧樓才自內而外建立起牢不可破的體係。

可是他漸漸發現,這鐵律之上,還有一人不受約束。因為她說的話,就是規矩。

先生放阿謹走時他終於明白,碧樓是先生的碧樓,不是法度的。

所以當淩王殿下邀請他一同去建立一個願景中的世界時,他答應了。他知道的,便就成了趙佶知道的。

超越大盛法度,他一人,滅了赤焰滿門。因為不破,便無以立。若要構建,必先覆滅。

在做下決定的那刻起,良知便己丟棄。

一切都是那麽的順利,他的算計那般精準,孟子語、謝秋時、封君柏,趙庭禮,甚至是那隱晦的感情,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實現了嗎?”曲連舟問。

“什麽?”

“你的抱負。”

我的......抱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