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歲兮,終不免無常,滿門哀慟兮,惟願早生方……”

靈師的招魂詞像極了屈原的《招魂》,這是傳承演變了數千年的風俗,早在那個年代,人們便在喪禮上歌樂鼓舞,以祭亡者。

少年聲調悠揚,遠遠傳開後,遠處竟隱隱有和聲。

那是個中氣十足的老者聲音,幾乎能穿透雲霄,他也在唱著喪歌,歌詞有些隱約:

“腳踏生地觀生人,我是遠處一個人。人怕孤老將,虎怕拆了林。拜謝各位歌先生,一起唱到大天明!”

出於對亡者的尊重,南楚人路遇喪禮,哪怕不認識也會和上一段喪歌,這樣的老規矩現在隻有少數老輩人會做了,但也不是鮮見,尤其這是村裏買的地,還是有不少懂舊俗的人。

聽上去,是有位過路人在和歌。

可林姑姑此時卻是一個踉蹌,看著茂林深處失聲道:“爸爸?”

她的眼淚一下奔湧出來,那聲音渾厚有力,像極了她熟悉的父親的歌聲,隻是自從老爺子病了退班,已有多年沒聽過。

一幹披麻戴孝的親屬聽到林姑姑喊爸爸也全都炸了,恍悟過來,可不是麽,太像了,這聲音太像老爺子了!

林姑姑眼淚直流,“爸爸生前什麽都策劃了,操心這個操心那個,他一定想看著我們有沒有操辦好!”

寧哥手上的鼓點也險些慌了——

他們這些陰鑼鼓班的,比起親屬們還要更熟悉老爺子的歌聲,甚至很多就是老爺子手把手教出來的。

不會吧?寧哥不禁看向了談瀟,少年拿著招魂幡走在最前麵,全場似乎隻有他因為未聽過林老爺子的聲音而顯得有點不明所以。

“這小子……”之前質疑過談瀟的班子成員“嘶”了一聲,沒繼續說下去。

現場的氣氛因為密林深處那不知陰陽的歌聲而有些詭異,尤其是關係遠一點的親屬,彼此都覺得發毛。

林仰也是一身雞皮疙瘩,本來做夢的事情就把他們嚇得夠嗆了好吧。

二叔公的魂不會真給瀟哥招來了?他還想看談瀟,可談瀟在前麵埋頭趕路頭都不回。

“鐺鐺!”

寧哥重擊兩下鼓,那些議論紛紛的親屬們都住口了,他便大聲道:“遇著好歌師了,弟兄們賣點力氣!”

整個班子應聲,然後歌師把調門直接往上又抬了兩番唱起來,他每唱一句,眾人就和一句。

——他們幹白事行的什麽沒見過,但是見怪絕不能說怪!

不說別的,現場還有老弱,驚著了怎麽辦?

再看走在最前麵的談瀟,那招魂幡始終張得直直的,步履平穩,也跟著陰鑼鼓班和末句歌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