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包拯斷案(1 / 1)

在宋朝的繁華歲月裏,有一位聞名遐邇的清官,他就是鐵麵無私、公正廉明的包拯。包拯在擔任開封府尹期間,破解了許多棘手的案件,深受百姓的愛戴。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講述一起包拯斷案的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宋朝年間,那時包拯已經擔任開封府尹。這一天,包拯收到了一封訴狀,原告是城中的一位富商,他指控自己的親弟弟侵占家產,企圖謀害自己,奪取家產。包拯接到訴狀後,立即展開調查。

案情是這樣的:富商名叫李員外,他有一個親弟弟名叫李公子。李公子從小就被父母寵愛,性格跋扈,不學無術。長大成人後,李公子沉迷酒色,揮霍無度,很快就把自己的家產敗光。而李員外則是一個勤奮經營的商人,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家產豐厚。看到哥哥的成功,李公子心生嫉妒,於是起了謀財害命之心。

李公子偷偷買通了一個名叫張德的殺手,計劃殺害李員外。張德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潛入了李員外的府邸。然而,他剛剛進入院子,就被一隻大黃狗嚇跑了。張德擔心事情泄露,於是將大黃狗殺死。李公子見計劃失敗,心生憤怒,於是將張德殺死,企圖陷害李員外。

包拯了解了案情後,深感案情重大,他決定親自審理此案。首先,包拯傳喚了李員外和李公子到堂。李員外哭訴自己的遭遇,聲稱自己無辜,而李公子則一口咬定自己沒有殺人。包拯觀察兩人的表情,發現李公子眼神閃爍,似乎心虛。於是,他決定先審問張德。

包拯命人帶來了張德的屍體。他對張德進行了屍檢,發現張德的致命傷是背後的一刀。包拯詢問李員外和李公子,誰知道張德背後有刀傷。李公子支支吾吾,無法回答。包拯見狀,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他命人將李公子帶到堂下,喝令他如實招來。

在包拯的嚴辭追問下,李公子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他交代了自己的殺人動機,並交代了殺害張德的經過。原來,李公子見殺害李員外不成,心生恐懼,擔心自己暴露,於是將張德殺死滅口。

包拯聽後,痛心疾首。他指責李公子人性泯滅,為了一己私欲,殺害無辜,天理難容。最終,包拯依據宋朝法律,判決李公子死刑,為張德報仇。而李員外則因為證據不足,被宣告無罪。

此案審結後,包拯將李公子送往刑場。李公子臨死前,懊悔不已,哀求包拯饒他一命。但包拯鐵麵無私,嚴格執行法律,最終李公子被執行死刑。

這場轟動一時的凶殺案在包拯的英明斷案下得以水落石出。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稱讚包拯公正廉明,為民除害。而李員外也深感包拯的公正,將自己的家產捐贈出一部分,用於修建學校和救濟貧困百姓,以表達對包拯的感激之情。

這便是包拯斷案的一則故事,展示了包拯公正廉明、鐵麵無私的品質。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一起以包拯為榜樣,追求公正,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