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周員外家的書房裏。
周峰邊拿著筆隨手亂塗,邊問:“你想不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每次聽先生說起我都很向往!”
李舒照著經義練字,“嗯!所以我們要認真讀書,將來跟先生一樣考上秀才就能出去見世麵了!”
一說到書,周峰就歎了一口氣,“哎,我看到書就頭疼,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像先生那樣讀出一口浩然之氣呢!吐出來能劈死一老虎!真羨慕呀!”
儒家思想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有法家經意策民,有商家經意濟世,農家經意耕種,兵家經意護國等等!
私塾的老先生寓教於樂,曾帶領學童出門踏青,看看山川錦繡,問問農桑俗物,順便培養孩子的天性。誰知恰好碰到外出獵食的猛虎,此虎有兩丈,王字大概成人雙掌大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已經快要成為虎妖了,但是老先生臨危不亂,提一口腹中文氣,大喝一聲“孽畜!”,一道白起衝口而出,直擊猛虎。
雖然以秀才的文位,沒有多少文氣可用,但經過老先生的多年溫養磨練,又是全力一搏,竟然一擊斃命,震碎了猛虎的心膽。隨後這件事就被學童們深深的記在小腦瓜中,對先生口中的外麵世界更加向往。
李舒抬頭看看周峰壯碩的身體,翻了翻白眼,“我看你參軍不錯,拿槍就不要像拿毛筆這樣小心翼翼的怕折壞了。”
“哈哈,我怎麼沒想到呢,就這麼辦,這次童生沒考上的話我就去參軍!我爹不許,我就絕食!我周峰也會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周峰將毛筆向後一扔,高興的跳了起來,拍拍李舒的肩膀,“小子,以後跟軍爺混,吃香的喝辣的,要想學軍中的戰技也不是問題。”
李舒搖搖腦袋,看了看在拍打之下,寫的歪歪斜斜的字,不勝無奈。
又是一夜,萬籟俱寂,月明星係,李舒坐在窗前,看著月亮,不經想起了故去多年的母親。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能夠求取功名,父親熬了這麼多年,雖然是在親戚家,但寄人籬下一直不符合父親的硬直的脾氣,要不是為了能讓自己讀書,哎……
想到這裏,李舒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有一塊拇指大小的圓形,猶如胎記,但他知道自己從來沒有什麼胎記,這是昨晚做夢之後出現的,也不曉得是好是壞。
李舒搖搖頭,拿起書本,對著月光,聚齊自己微弱的文氣於雙眼,小聲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讀書人的文氣與武者的內家真氣一樣也是需要打熬的,不過文氣的打熬是為了能運用的如指臂使,加快恢複的速度。而至於量的多寡還是需要靠讀書,行走,開悟才能決定。
儒家講究知行合一,行萬裏路不弱於讀萬卷書,詩書足而氣自華。就像私塾的老先生,雖然隻是秀才文位,但是他教書育人多年,日日研讀詩書,錘煉文氣,與那些剛剛晉升的秀才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老先生畢竟年事已高,慧根退化,且秀才到舉人之間橫亙著一座大山,不知道有多少人窮其一生都難以跨越,所以雖然有豐厚的積累已經達到秀才位格之末,但中舉人一靠文采,二靠氣運,老先生就是氣運不足,所以落榜三次後,回來安心讀耕於鄉,順便教化幼童。
有看客老爺可能就會問,難道文位就不能自行突破麼,這有必要給各位解釋清楚。
舉人以前的文位,如果天資聰穎,氣運強盛,有可能自行突破,然而自舉人之後,文位就連著一方的氣運。
隻要中舉的人,不大不小都能分個入品級的官身,這就要分潤國運,官不可多,否則國祚難長,所以舉人之後的晉級就需要外力的引導,稱為文引。
文引有兩處地方可得,一是國運,就是科舉。二是書院,書院的氣運一部分來自聖人,一部分來自書院本生,如果人傑地靈,自然氣運旺盛,能豐潤的文位自然多。
聖人為天下師,然而一篇文章如果有一萬人讀就有一萬種解釋。所以不同的鴻儒創辦了不同的書院,書院同拜天下文聖,當然也有所側重。
大唐有由孔聖所創的聖書院總領天下文人,又有泰山書院,白麓書院,嶽鹿書院,嵩陽書院,,石鼓書院,茅山書院這六大書院各執一方牛耳。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書院之間也有競爭。除了聖書院的地位一直沒有動搖外,其他書院都是此起彼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然有文引,自然有道引,佛引,按下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