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裏繼續傳出李世民的講話,“我們秦國從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到一個大的諸侯國,到一統其他諸侯國,再到統治世界,這一步步走來,有軍隊的開拓,也有百官的操勞,更有百姓的支持,才有了現如今的盛世。
我作為新的帶領人,一會秉承始皇陛下和蘇秦王的意誌,按照既定的的五年計劃,十年計劃,百年計劃,堅定的走下去,對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因為我的背後有你們的支持,而你們就是我最堅實的後盾。”
漸漸的,漸漸的,哭聲小了,哭聲沒了,所有在看電視的人就好像有人給他們重新注入了精氣神。
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堅定,是啊,不管怎麼樣,日子還是要過的,既然這個領頭人是陛下親自選的,就一定不會差。
其實是老一輩的人不想再經曆亂世,那個人吃人的社會。
那是他們內心裏永遠撫不平的傷。
更不想自己的後代子孫經曆那樣的亂世,畢竟現在的生活是他們一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既然擁有了,就不會再放手。
得到了李世民的保證,不會改變已經定下的發展規劃,那以後的的生活就不會變得不好,隻要好好努力隻會更好。
民間的轉變,經過一個月的發酵,終於不再死氣沉沉,有了一些活力,人們也走出了悲傷的情緒。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就發布了上位以來的第一條政令。
«保護所有的古建築»
李世民把所有的皇家宮殿園林都列入了保護,他辦公的地方也不在甘泉宮,而是甘泉宮外的一片地區,這裏被定為新的辦公區。
宮裏的內侍和宮女有家的都放還回家,無家可歸的留了下來,作為打掃衛生的人,宮裏還有軍隊巡邏。
(待遇就是故宮博物院的待遇。)
各個地方的衙門,隻要是屬於國家單位的都換了辦公地點,原有的都列入了保護名單。
這麼做也是為了以後,這可都是旅遊資源啊。
還有最先開始修的幾座名山,已經快完工了。
接下來就其他的名山大川,都在修建的名單裏,這是早就計劃好的。
以地區為單位,就地為選擇,召集工人,修建當地的旅遊景點。
這則政令下發後,世界各地都進入了人才的搶奪之中。
木工師傅搶,石雕師傅搶,園林設計師搶,就是泥瓦匠也得去搶。
當地的知識分子,也紛紛加入了家鄉的建設。
國家不缺錢,人民不缺力氣,人才工匠不缺手藝,一時間全世界進入了又一輪的建設中,還是爭先恐後的那種。
這麼多年過去了,什麼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挖溝機,吊車啊,已經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不知道節省了多少力氣。
建設家鄉,成了當下最火熱的事。
無論在哪裏,在何時何地,人們都是有攀比心理的,你家的比我家的好,不行,我家也得要有。
在這樣的心理下,那是建設出了新花樣,你家這樣,那我家就那樣。
可想而知,那是花樣百出,各有各的特色。
當李世民知道的時候還去看熱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