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貴女們對此行為已經十分習以為常,為了家族為了子女,大多都是如此。

但這以死硬逼陛下妥協的行為……莫非新皇陛下現在氣還沒有消,要拿她們撒氣吧?

女官們隱晦打量著新皇,怒氣仿佛是沒瞧見,但是眼神裏那審視的目光幾乎沒有做掩飾。

女官們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李意晚作為在場和新皇關係最親近的人,再加上造船這事也歸於工部範疇,便主動站出來應答道:“回稟陛下,我等正是因為國庫空虛之事,現今南方的東西到北方這麽值錢,那些南方的商人們也會從京都運走一大批貨物回去,顯然是利潤頗高。”

“隻是若是和那些商人一樣走陸路所需人馬頗多,外頭也不太平,四處都有匪患,各類火耗也大,可京都府郊外不正好有個碼頭?在海上可沒有什麽匪徒,臣妾才想著要造海船加強和南方的貿易往來,充實起國庫來。”

這年頭海船是有,多在南方沿海的地方,體積也不大,隻做一些少體量的經貿活動,而海盜就是更沒有什麽影的事了。

說完李意晚還笑盈盈地看著邵奕:“陛下不是想要打北蠻嗎,打仗可必須要有錢才是,臣妾也想要幫陛下達成心願,然臣妾在工部能為陛下做的事不多,思來想去也就隻能如此。”

李意晚在小姐妹麵前表現的隨性,但也是有把姐妹們對她的教導聽進去的,對著邵奕表達了自己‘真摯’的情感。

而邵奕則是在思考李意晚的話語。

李意晚所說的話也確實是邵奕猜測中最有可能的。

航海這種事在封建時代除了經商貿易之外也就隻有捕魚了,女官們要用官方的力量統籌造船,那麽自然不可能是捕魚這樣的事情。

想起第一次出皇宮的時候,鎮北侯和他介紹一些攤位上來自南方的東西,再加上現在這李意晚所說的內容,南北方貿易差價之大利潤之高,恐怕很多人都心裏有數了,也無怪乎李意晚她們在發現國庫空虛後會打主意在這上麵。

邵奕沉思了下,想著蘇芳轉達造船事件的時候,隱晦也表述了李意晚她們被三省六部其他官員們打壓否定的事。

李意晚她們既然是要在外麵找協同會的工人來做,而不是從工部裏頭抽調人手,那說明這事實際上三省六部裏頭的人並沒有認可。邵奕有些好奇那些官員們是怎麽否掉的。

對於邵奕發出的疑問李意晚她們的表情還是鎮定的,並且還透著些無辜可憐:“上官說我們官府不應該與民爭利,這非正道,若是開通海運,將南北貨物價格降低下去,全京城遍地都是南方的東西,這些商人辛苦運輸過來的商品賣不出去,全是我等為官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