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絝們在三省六部裏戰戰兢兢地挨罵,雖然他們日子過得不好,但從此以後,三省六部裏的官員們終於可以不用每天挑燈夜戰,夜宿官署裏麵了。
其他九寺五監裏頭的人看到這個情況也鬆了口氣,每次他們下班路過三省六部門口的時候,總是能對上三省六部裏的人那幽幽仿佛餓狼狩獵的目光。
犧牲這群紈絝,保全了大家的健康作息,甚好甚好。
而這些紈絝們被管製住了,京都城內的風氣更好了起來,就連協同會平日裏需要去和那些管事們‘商談’的事都少了很多。因為這些管事們裏頭很多也都是仗著自己能給某紈絝找什麽樂子,在這些人跟前有麵子,才會那麽肆意妄為。
少了這些事情後,協同會裏的人就更加寬裕起來,開始有更多的人力去花費心思考慮津東郡那邊海運的事情了。
官方想開海運這事是他們協同會跟去津東郡的書生傳回來的訊息。
女官們帶著這麽多人去津東郡是要做什麽的這個問題,書生們也不是完全一拍腦袋你們可以解決就業,那就都沒問題,還是有去了解女官們是要做什麽。
所以女官們在津東郡造船這事協同會是了解的,但是造什麽船,為什麽要造船這事書生們並沒有了解這麽深入。
畢竟大邵內部運河內的漕運也還算不錯,朝廷出於一些考慮要增加船舶也很正常的感覺。
但勞工們送回來的家書裏麵寫的顯然並不是這樣。
女官們對於勞工裏麵居然有不少人懂得算術這件事感到驚喜,再加上勞工們因為都是協同會出身,也有兩個書生跟著一起行動,在一些休息時間裏,也免不了和過去一樣,收集了解協同會這些勞工們的意見,然後他們這些書生對相關負責的官員們做反饋。
當然大多數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一些施工垃圾擺放的地方太礙事,走過去容易劃傷腳啊,今天的麥飯太稀,才幹半天活就肚子餓之類的。
造船這事主要負責的官員們全都是女官,也是由此第一次了解到這協同會的運作情況,覺得還挺神奇的,再加上對方也是讀過不少書,一來二去聊的也比較多起來,雙方熟了後很自然就會開始聊起來造船相關的事情,也就了解到女官們準備開海運這事情。
這是新皇陛下批準的事情,甚至為了這件事把給新皇修皇陵的工匠都調了過來,可見新皇陛下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協同會的人在葉共謙這位新皇腦殘粉的洗腦下,不少人也不由自主的戴上了葉共謙同款的新皇濾鏡。
再加上寒門書生本就是走南闖北求學的,再加上之前又深入了底層了解了很多東西,和女官們一番洽談後,也十分認同這事情不僅可行,而且利益也很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