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這份書生們決定拖稿的書稿成型之前,協同會的擺件坊先籌備完成,先一步正式開始運行。
新坊子裏頭一些是過去就在京都城,早早就入協同會的本地勞工,還有一批則是因為那些隨著商隊出行的腳夫對協同會的描述,對這有向往,大多數都是孤家寡人的外地勞工,選擇來京都城這邊試試看。
人家千裏迢迢過來,協同會自然要給人安頓好的,好在這些勞工數量並不算很多,他們坊子兩條生產線還暫且容納得下。
是的,現在這新工坊已經不是一條生產線,而是兩條了。
方旬最開始想讓葉共謙交出來毛茸貓貓做法給工坊,畢竟工坊裏生產的是純木頭的貓,肯定比不上有毛的可愛和吸引人能賣得出去價。
至少方旬當時看到那黑金貓貓就被一眼吸引住了。
不過這裏頭有多少是因為明輝先生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葉共謙最終還是用各種辦法說服了方旬放棄了這個想法。
最主要說服方旬的就是這貓毛實在是不太好找了,成本也極為高昂。
葉共謙為了這兩隻貓貓蓬鬆柔順健康的毛發,花出去的銀錢實際上並沒有比木喜鵲少多少,要不然也沒辦法在這麽短時間內從好幾隻貓主人那邊湊出來這些毛色完全一致的貓毛。
不過葉共謙也覺得,現在工坊製作的擺件種類也可以多一些,高端低端也不是不能兼容,至於高端的完全可以做帶毛的,和真的一樣,看起來就上檔次。
至於是什麽動物的毛就更簡單了。
——他們不是養了很多雞麽?誰說羽毛不是毛了?
當然他們貧民們也沒有養出來那麽多公雞,並且可以大批量宰殺供給工坊的,在葉共謙他們做出新的公雞擺件後,暫且就是走有多少羽毛做多少隻的限量路線,這個細致的手工活也可以交給女性貧民來做,對於她們來說也會是個不錯的收入來源。
而邵奕之前來協同會的時候就應邀了,自然是來到了這個新坊子,來了之後聽工坊裏頭一些勞工們嘰嘰喳喳的話語,才算是知道原來流水線這個想法,居然是勞工們自己想出來的。
怎麽說呢……
當家做主這件事,真的很能提升勞工們的生產力。
有的時候創造這件事也不一定非要讀過多少書,有足夠多的生活生產經驗,也一樣都是知識和智慧。
尤其是在邵奕還聽到幾個勞工們在那邊叨叨著,按照現在的做法,一樣的活一樣的程序,若是能做出來一台機器,他們踩一踩腳,就可以自動完成這些步驟的暢想時候,就更是有這樣的感覺。
看看!這些勞工們甚至都在暢想著機械自動化了!!
不過他們哪來這樣的想法?邵奕無言之餘,在心裏冒出來了這樣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