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在包廂裏的不管是朝中的大臣,還是葉共謙這些書生們,顯然都不會現在就去調查,並且立即就了解到戲文真相的,於是他們的表情,都隨著那些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逐漸變得震撼起來。
葉共謙陷入了沉思。
原來,他對新皇的認知,還太片麵了!
是他這個粉絲濾鏡還不夠!
不過葉共謙他們對隔壁朝臣們最終分析得出結論並不認同。
朝臣們他們覺得能夠了解這麽多這麽詳細,知道來自不同方麵消息的,這本戲文肯定是新皇所為!
這是錯誤的。
葉共謙他們有聽到一些來自隔壁院子偶爾傳出來的消息,似乎是什麽謀反餘孽之類的話語。
隔壁書生們摩拳擦掌,指望以此為功績,葉共謙他們當然不會多管閑事,隻是在各自從協同會回去的時候結伴而行,備好武器以防意外情況發生而已。
當然給新皇澄清事實,葉共謙他們肯定是不會澄清的。
不是他們對新皇粉絲濾鏡掉了,而是現在這些大人們覺得這是新皇對他們的敲打。
這些朝臣可以到處喊新皇是昏君會亡國什麽的,新皇也一樣可以搞輿論戰,讓自己成為大眾意義上的明君,甚至是聖君。
這不是很好的事嗎?
朝臣們有這樣的認知後,這大邵的朝堂會多太平啊。
而做出類似新皇在敲打他們這個分析的,也不僅僅是京城之中的官員。
書生們去商談的那些戲班茶樓規模都不算小,能在京城裏混的,在各地也都有分店,京都府這邊上映了,其他地方也沒有落後太多,於是外地的那些郡府官員以及當地豪強們也都觀賞了這出讚美英明神武新皇陛下的好戲《天下平》。
最終這些人得出來的結論和過程也和京都城裏頭的差不多。
他們不知道京都城內事件的增加,但是新皇陛下貶謫出來的那些大臣,確實是輕而易舉就把他們郡府之中那些頑疾地方給解決掉了。
這不是新皇陛下料事如神慧眼如炬嗎?
甚至於他們比起京城裏的人更加的了解這些頑疾有多難處理。
他們也猜測這戲文是新皇陛下安排傳播出自己威名的行為,誰讓之前因為貶謫大儒的事情,到處都在說新皇昏聵呢?新皇有所舉動很正常。
但新皇陛下若是真的如戲文所說的那麽厲害,對方的目的肯定並不是僅僅局限於此!
若新皇陛下有此等眼光和計謀,他所做的事情最終目的肯定不會隻有一件,必然都是一石二鳥甚至是一石多鳥。
於是……這些外地大佬們想到了那次新皇在朝堂上大聲說的話語。
——都說這是盛世,天下太平,可這天下太平著太平著,稅收倒是少了,這可真的是太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