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那邊拿到的卷子是什麽樣的我不知道,我這邊做的鄉試卷子出的題目確實很有難度,也很有水平。”方旬現在說起這事的時候都有些沒精打采,“我雖說都寫完了,但有些地方並沒有那麽順暢, 其他人比我出眾吧,畢竟累積了十年了, 大家都趕著參加。”

方旬說得喪氣,但也得到了其他書生們的附和。

“是啊,我那郡府新蓋起來的考場還不夠用來著, 我考試的時候被安排到外頭臨時蓋的棚子裏頭去,還好這時候還沒那麽熱, 但蟲子也很煩。”

“考試的人太多了,我那邊放榜的時候鬧起來了,很多人都不信自己沒中,郡守大人讓人把中舉的卷子都給拿出來展示了,我和最後那幾位在伯仲之間,還是少了幾分讓考官青眼的運氣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遭遇,不過說著說著,他們這些協同會的書生們還是有很習慣性的去看了那些考中的書生都是哪些,対於他們這些在協同會做事的,關注這些有用沒用的訊息,然後進行分析現在有沒有事情能用得上,用不上以後可能也會用得上什麽的。

現代社會隻要輕輕一點,你想要什麽訊息都能找到,所有人都是被各種各樣的訊息給包裹著,但在古代每個人所能接觸的信息量都不大,所以隻要是能讓人覺得有用的消息協同會的人都會很重視。

萬一可以多讓幾個成員們過上好日子呢

“說起來,本次我那鄉試高中的,還是多為各家子弟,正如先生所說的那樣,他們受到更多的教育,有天然的優勢吧。”

“我那也是,如我等寒門的也就不過二三人。”

“確實如此,我雖中舉,卻也隻是那二三人之一罷了。”

原本這些人先前一個勁的鼓勵葉共謙去參加此次秋闈,一個勁地說以葉共謙的本事一定能中的,現在他們這些人回去經歷了一番暴打,頓時覺得自己人間清醒起來,一個個開始提前給葉共謙打起來預防針。

“共謙,若是此次會試不中也沒什麽,畢竟今年乃是十年累積集於此次,必然一堆能人異客,左右陛下明年也必然會開科考,共謙不必太有壓力,著急一時。”

葉共謙聽著這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他一開始就沒準備參加這一次會試來著,中或沒中対於葉共謙來說都可以接受。

而且若是沒中的話,他還可以和先生一起去津東碼頭,往後科考若是中第,正好葉共謙覺得先生也應該在津東碼頭那邊也該待著無聊了,可以和他一起換個地方體驗當地風情。

而看著這些回去鄉試的書生們遭遇,原本有功名在身,留在京都城內的書生們心態也平和下來。

対於他們來說放棄這次科舉是自己的選擇沒錯,但遺憾還是會遺憾的,可看著這些並不比自己差的好友們鄉試結局,頓時也沒有多少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