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陛下得信的寵臣就是不一樣,他們文臣每次看到陛下給李慎的安排,真的眼睛都紅好幾圈。
李慎對於這擾亂京都城治安的事情自然是義不容辭,從文臣這邊了解到整個事情之後,立即就展開了調查, 而後很輕易的就查到了協同會那邊。
看著協同會院子的大門,李慎:“……”
他好像知道重策論這個擾亂考生的‘假消息’是誰傳出來的了。
但本著萬一呢的心態, 還是進去稍微問了問,果不其然聽到了‘是明輝先生所言’這樣的話語。
這也不能說假消息吧,隻能說是陛下早早就心有成算, 已經計劃好本次會試所希望考察的內容,隻是朝中的諸位大臣們沒有跟上, 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烏龍。
在李慎這邊一秒鍾整個事情就變成了陛下沒有錯,錯的是其他人的狀態。
而且這些外頭來趕考的考生也不知道在鬧騰什麽,現在卷子都還沒定下來,並不存在什麽泄題的行為,今年大家都知道要重點考策論,範圍都給這些人劃定好了,讓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做好心理準備,也不知道這鬧騰個什麽勁的。
整個情況在李慎這邊已經變成了這些考生們無理取鬧了,立即就安排了京都城的守衛去鎮壓這些鬧事的人,如果有人繼續對考策論有所不滿,那今年就別考了,直接把人丟出京都城,會試結束之前都不允許放進來。
現在在李慎心中,這群學生對這試題不滿意,希望延續舊例考史書經義什麽的,那就是在表示對陛下不滿意,這樣的書生想要科舉入朝?那做夢吧!
京都城守衛們很清晰地把李慎的態度傳遞了出去,果不其然這群外頭來的書生全部都老實了。
尤其是在知道傳達這個命令的是李慎李將軍之後就更是如此,誰不知道這位李將軍的一舉一動都是陛下的意思,看起來策論這事很可能就是陛下的主意。
有些考生們隻是單純因為自己學習了幾十年的史書經義,結果會試突然改革不重視這些,情緒激動而已,而另外一批考生,尤其是很多今年才過了鄉試而來的考生卻是心頭一震。
各郡府那邊已經不怎麽傳唱先前的戲文了,一方麵已經過去大半年有新戲文出現了,另一方麵各郡府裏頭的地方大佬們聽到這戲心裏就不舒服,因為這個戲文他們多繳上去了好多錢糧的稅呢。
這之前繳了這麽多,之後即便是要少繳也不能少太多,這一年年一筆筆的,那可真的是讓這些地方大佬們肉疼不已,自然戲文的風潮期一過就讓它滾得越遠越好。
沒有這戲文時時刻刻提醒,他們平日裏也感受不到什麽天威,自然對陛下的恐懼就淡了。
而現在,這些知道很多內幕的,從各郡府家族之中過來的考生們卻再一次感受到了陛下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