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輕鬆也很方便,種下去產量也大,除了不容易儲存之外,幾乎沒有什麽缺點。
真不愧是陛下作法弄回來的食物。
不管哪裏的百姓們都很‘樸實’,大邵讓他們吃飽了不餓死,他們就是大邵的人了,西夷滅亡就滅亡了吧。
有了紅薯和土豆後,原西夷的百姓態度立即來了個180°大轉彎。
於是第二年盧瓜終於順利開始正常的教學工作。
負責這個村子裏歸化工作的當然不隻是盧瓜一個人,隻是采用的是一帶十的教學模式,盧瓜負責教導的就是麵前這十位。
雙方語言不同,盧瓜教他們正常溝通發音什麽的,那真的是連筆帶畫教得狼狽。
但隻要把這十個人帶入門,能初步溝通之後就輕鬆很多了,因為在能簡單溝通後,盧瓜要做的就隻是和這些原住民們說故事就好。
更深入的掃盲讓這些百姓讀書識字的工作,那還是由縣府的官學來做的,盧瓜本身也不過就是脫盲的水平,還不太能做這個老師。
而盧瓜對這些人說的故事也很雜,高大上一點就是自己從官學裏頭聽到的,去講他們民族的起源,講歷朝歷代發生的各種故事,仁義禮智信之類的內容,實用的也有說目前大邵的規章製度,遇事應該怎麽處理辦法,以及家禽牲畜的養護,作物的培育選種等等。
反正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故事,按照他出發之前,過去官學裏頭的教導他們的老師說法,歸化工作就是讓西夷那邊的人認同自己已經是大邵子民的身份。
而大邵本就是由他們這些大邵子民組成的,隻需要他們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傳達出去就可以了,‘大邵’本就是在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第131章 番外-百姓(下)
盧瓜知道的事情, 也是他們這樣普通百姓們愛聽的事,一切好奇和了解, 都是這些原西夷百姓對大邵認同的開始。
待盧瓜說完今日的故事後, 就輪到他帶著的這十個村民們用大邵的話語說他們的事的,可以和盧瓜一樣說故事,也可以講些其他的,不管是今天早上吃了什麽, 還是出門看到了什麽, 又或是喂了雞喂了鴨啥的都可以講。
學的言語最終都是要落到應用上的。
雖說盧瓜每次教的時候, 這些人都會不好意思地說什麽‘都一樣都一樣’, 大邵話裏頭就屬這句敷衍的話語他們說得最好,不過也隨著時間推進, 這說是學堂實際上就是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相互說話都變得流利了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