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這株樹……”他說,“對我來說並非故土,可對它來說是啊。小老兒原本想守著杏花死,卻沒想到小將軍英明神武,保住了這杏樹的家。”
杏樹的家,這麽描述倒有種別樣的風雅。
江懿第一次聽說這種比喻,覺得新奇得很,一邊喝茶一邊聽他說話,抬眸時卻看見裴向雲一臉的別扭和不快。
他了然,隨便換了個話題止住老板一肚子無處安放的情操,隨便點了幾個菜將人支走了。
“又在鬧什麽不開心?”江懿問道,“連個老板的醋你都吃?裴向雲,你今年幾歲了?”
“不是吃醋。”
裴向雲小聲道:“好不容易出來一次,全在聽他說話。”
他說完後察覺到自己似有怪罪的意思,於是連忙補充道:“隻是之前也見過你經常和這樣的小攤販說話,就覺得……”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江懿抬眸瞥了他一眼:“我記得我教過你這段。”
裴向雲蹙眉,「嗯」了一聲:“可這說的是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和聽他們說話有什麽關係?”
他話剛說完,額上便被一雙筷子打了一下。
“蠢貨……”江懿道,“這句告誡的話反過來想,不就是讓你多聽聽人民的話麽?”
裴向雲吃痛地捂住額頭,心有餘悸地點了點頭:“明白了……”
江懿將目光投向窗外,看著滿街流彩,寶馬雕車:“你看外麵,好不好看?”
“好看的……”裴向雲依言向窗外望去,“很有煙火氣,很熱鬧。”
“這就是你守下的城,護下的人民。”
江懿輕笑一聲:“如今你明白我上輩子所求為何了嗎?”
作者有話說:
宋辰:我可會寫了,把你的故事告訴我,我給你寫綠勾勾不能描寫的那一切ovo;
摘自《國語·周語上》
第129章
所求為何嗎?
先前他不懂,但現在他確實有些懂了。
若是為了守住這萬家燈火,那即便是身死也值得。
裴向雲想起方才看見的那些孩子的笑容,心中一動:“將軍如何了?”
“帶兵回隴西了。”
一邊的小二將菜端了上來,和他們鞠了一躬後又忙活別的客人去。裴向雲一低頭,發現一桌子清湯寡水,一點紅油也看不見。
他踟躕半晌,輕咳一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