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朝皇帝行了個佛禮,恭敬答曰:“回陛下,我在替一位施主消除塵緣。”
見皇帝麵有不解,方丈接話道:
“陛下第一次來喜霖寺,可能有所不知,喜霖寺中從百年前便供奉有月神,在此處設立了三生石。若有求願者想要與對方來世再續姻緣,便可將名字刻在此石碑上,向月神祈願。”
蕭諳點了點頭,抬腳繞行到小僧原本所站的位置,見到有一個被刻刀抹得隻剩淺淺痕跡的字,看不大出形狀。
但當蕭諳看到後麵那個字,他不由趔趄了一步,劇烈的痛楚湧上心頭。
他認得,那奇怪的形狀,是一個徐京墨自己造的字——上半部分是個音字,下半部分則是用其他文字書寫,看起來字形像是一隻小狗。
有一年徐京墨到處在外治災,有半年多的時間都不在京中,蕭諳甚是想念,寫了很多信給徐京墨,但都沒有回音……直到有一天,蕭諳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
信封上隻寫了這個字,蕭諳拆開一看,才知曉原來是徐京墨怕犯了忌諱,特意自己造了個新字,這樣就算落入他人手中,也不會被人拿住把柄。
隻不過,這封信寫得著實可惡,字裏行間都帶了些逗弄的意思,看得他羞惱至極——寫成什麽樣不好,偏偏就是小狗的樣式,分明就是意有所指。
想起這些往事,他喉中湧起一片腥甜,伸出手去觸碰那處幾乎被磨平的字,一遍一遍地摸著,終於確認了,那是一個“墨”字。
徐京墨……曾將他們的名字刻在了三生石上嗎?
那樣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人,也生出過隻敢向神佛訴說的心思,有過與另一個人三生不散的願望嗎?
徐京墨曾說過,他不信神佛,可仍舊在此處許下了願望……這裏凹凸不平的痕跡,每一道都在訴說著那個人是如何深刻地愛過他。
“是他……是他……”
蕭諳從喉嚨裏艱難地擠出幾個破碎的音節,他抓著僧人的衣服質問道:“他給你來的消息,對不對?你知道他在哪裏,告訴朕,告訴朕!”
小僧被嚇了一跳,他搖了搖頭,害怕地道:“我不知道……隻是有人送了信來,我也是照信上所說辦事。”
“信呢?信呢!”
小僧匆匆去取,遞到了蕭諳手中,信中寥寥數語:
「當時年少狂妄,信手許下來世之願,是我之過。如今我已醒悟,後悔溺於情愛,還請師父務必幫我將痕跡抹去,消了這來世的孽緣。」
蕭諳捂著胸口倒退兩步,喉間的腥甜噴湧而出,濺在了這封信上,將紙都洇透了。
身旁人立刻驚慌地叫起來,蕭諳抬手胡亂抹了抹下巴,弄得下巴、前襟都是血色,他卻隻看向小僧,偏執地說:“你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