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縣令大人叫我們種的這些東西到底是啥啊?”
“誰知道呢?我昨天問老王頭,他種了四十多年的地都沒有見過。”
“聽說這個叫玉米!”有一個百姓從麵前的種子袋裏麵掏出來一粒:“你們說這是玉做的米不?”
“我原來去登州城裏麵看人家官老爺身上的玉好像還真有點像!”
“那這個呢?縣老爺說是南瓜,是南方的瓜?”
“還有我種的這個,土豆!那豆子不都是土裏麵長的?”
“這個才更奇怪,叫紅薯!你們看哪裏有紅色了?”
“行了行了,你們管這些是啥?反正人家縣令大人按天給工分,這地裏麵的東西到時候收成多收成少,縣令大人也不少我們的,叫種什麼咱們就按著縣令大人說的種唄!”
“可……縣令大人種這些東西也奇怪啊,什麼東西刨多深的坑,澆多少水都有要求。”
“我那塊地還是要把那玉米和南瓜混著種呢,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
“聽縣令大人說這南瓜開的花能吸引什麼蜂子過來采蜜,然後那種蜂子還專門能吃一種禍害玉米的蟲子!”
“咱們縣令大人才十多歲就能做縣令,那怕不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一群廓定縣百姓在休息的時候,聚集在一起閑聊著。
不休息不行,縣令大人不準,幹一段時間必須在一邊休息喝水。
喝的水全是來賺工分的女人燒的,裏麵加了鹽和不知道是什麼的草藥,縣令大人說是可以驅寒祛濕的。
別看他們這會一個個都坐在地上,其實每個人都精著呢,這會休息的越好,一會幹活的時候就幹的越多,到時候工分就越多。
“籲!”的一聲哨子響,這是提醒大家可以接著幹活了。
一聽見聲音,這些廓定縣百姓咻的一下就竄進了地裏麵。
今天已經是一個月的最後一天了,縣令大人說了,今天下午就結算工分,到時候也可以用工分換糧食了。
這最後一天,能多撈幾分就算幾分。
別看這些百姓基本都不會什麼加減法,但是基本都偷偷在家裏找了一塊地方,白天自己有幾個工分,回家就在那地方放上幾顆小石子。
所以大家這一個月自己有多少分,基本都門清,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
下午大概3點多的時候,周通就帶著人推著好多個大車過來了。
“好了,今天縣令大人說了,大家可以提前下工,來結算今天的工分然後大家可以用工分買東西了。”
還在勞作的百姓一聽,都激動了起來。
從古到今,誰遇見發工資都激動啊。
鄭智熏那裏有一個冊子,上麵每個人一頁,記錄了每個人每天的工分,還有一個合計。
很容易就把所有人的工分算了出來。
然後大家就按自己的隊伍開始排成了二十列。
“一大隊廖春花,98個工分!”陳洪的大嗓門配合上手裏的鐵皮喇叭,所有人都聽的清清楚楚。
“春花嫂這麼多工分?”
“是啊,不是女人一天2個工分嗎?”
“你們不知道,春花嫂幹活又賣力又麻利,好多天她都是前幾名!”
廖春花有些靦腆的走了上去,鄭智熏問道:“這工分沒算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