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不會吧,真有人研究這個:14個毫無用處的搞笑諾貝爾獎》於2016年由法國出版社Flammarion出版。本書由兩位女性物理學家亞曆姍德拉·克羅和馬德萊娜·韋西耶合著。亞曆姍德拉·克羅曾經是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的學者,曾出版作品《戰爭很遙遠》(Les guerres sont loin)和《雙語者曆險記》(L''''aventure du bilinguisme)。馬德萊娜·韋西耶是軟材料方麵的專家,長期擔任法蘭西學院實驗室主任。兩位科學家選取了14個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發現,對這些科學發現及科學家們的故事展開敘述。

搞笑諾貝爾獎由馬克·亞伯拉罕斯創立,他創辦了名為《不可思議研究年鑒》的科學幽默雜誌,本著“初看捧腹,過後引人深思”的信條,從1991年起,每年為10位獲獎人頒發搞笑諾貝爾獎。該獎項以幽默的方式模仿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或離經叛道,或滑稽可笑,抑或嚴肅可靠。亞曆姍德拉·克羅和馬德萊娜·韋西耶認為,獲獎研究在頒獎典禮上的亮相的確令人捧腹,然而卻思考不足,因而決定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學發現做深入介紹,希望讀者對科學的概貌和科學家的科研活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本書選取的14個獎項彼此獨

立,涉及的主題覆蓋領域寬廣。從對麥田怪圈和外星人綁架事件,到觸摸療法和量子人體兩種科學不能解釋的替代醫學;從現代版煉金術士點石成金的故事——生物轉化和冷核聚變——到有關水的記憶的係列事件;從解釋意大利幹麵條斷裂和讓青蛙懸浮的物理學,到討論安慰劑效應、偶然性和稅收的行為經濟學,再到研究美能治愈疼痛的神經科學。作者將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結合,以嚴肅而又幽默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科學家的世界,引人入勝。

本書的翻譯受北京語言大學梧桐創新平台項目資助。其中部分章節作為北京語言大學教學實驗課的項目內容,13級法語本科翻譯班同學、16級法語口譯(MTI)班同學和15級法語口譯班李鈺同學參與該項目,學習文本翻譯和文本審校。此外,還要感謝外籍專家阿涅絲·貝洛特-格勒尼耶(Agnès Belotel-Gree;)對翻譯中疑難問題的回答。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