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時鋒雖然沒有說出後麵的話,可幾位軍官們都能夠清楚的知道後麵半截話是什麼。而且鄧時鋒解釋到這裏,眾人也基本能夠大概知道這跨省跳躍式作戰的最終意圖了,這樣的作戰並不是以實際控製領土為主要目的,而是建立作戰橋頭堡和掠奪人口!
“兵法說的好: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意思都明白,沒見過打仗打得越久,對國家越有好處的。所以,不知道打仗帶來多大害處的人,是理解不了打仗能帶來多少好處的。”
“每次我們對外作戰,雖然每次都收獲不少領土和各種物資,但消耗也是巨大的,你們以前當排長連長時也許還沒有多的感受,但你們現在每個人都是營長,一個營四個主力步兵連就是近九人,再加上營中還有一個營屬的火炮連和警衛通訊加強排,光作戰兵力就超過了一千以上人!若是算上輜重民壯連,還有戰鬥臨時嵌入配置的隊伍,那人數還要多很多……”
“而且還要算上水營這些後勤保障的隊伍,一個營在外麵作戰,在後方就需要至少達到同等數量的直接人員進行後勤工作,這還是走水能利用船舶運輸帶來的便利條件,如果是走陸,後勤人員還要翻倍……這麼多人外出作戰,人吃馬嚼外帶彈藥消耗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收益支撐,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讓我出兵!”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每次作戰山村所消耗的各種物資清單列出來足以讓鄧時鋒和覃二他們感到心頭一陣一陣的痛……這特麼的都是小錢錢啊!而且很多物資都是經過長期積累和生產才有了一定的儲備和基數,一打仗……木有鳥……
看到幾位高級指揮官們都基本明悟,鄧時鋒也不再繼續透露更多的戰略意圖,而是轉向戰術需求叮囑這些營級軍官們:
“你們不用操心打哪裏能讓我們減少消耗,這不是你們的專長,這些事情有我們高層來決定,你們要做的就是煉好兵,多培養優秀苗保持戰鬥力!我知道你們現在這兩年一直沒碰到什麼像樣的對手總憋著勁沒處使,你們放心,到明年……有的你們打!!”
得到鄧時鋒的承諾讓軍官們心頭燃起了一團火,作為軍人最怕的不是槍林彈雨而是沒有仗打,特別是他們這些從基層慢慢培養起來的高級將領,都是經過大小戰鬥中成長起來的,沒有仗打會讓他們心裏空落落的。
確定了作戰意圖和目的,剩下來的就是這些指揮官們要進行戰鬥推演,為的就是確定在不同的作戰模式下,最佳兵力和自帶輜重人員的配比。其實這樣的推演說實在話應該是見習參謀們的工作,但見習參謀們現在實際作戰經驗為匱乏,所到的也隻是理論上的消耗數字,因此目前這樣的推演工作還是由各營指揮官來進行。
因為大家都是從基層指揮官逐級走上來的,對自身的作戰方式和敵軍的戰鬥能力都很了解,再加上小部隊作戰歪招比較多,因此推演的過程很激烈,各種陰招狠招都頻出,什麼水中下毒、夜襲擾戰等等各種手段層出不窮,聽得在旁邊習的見習參謀們是冷汗直流,這特麼的也損陰毒了吧……
不過因為知根知底,大家的推演雖然激烈但都沒有直接決定性的什麼好辦法。
斷後勤補給線這種手段你就別想了,大家都死死的看住自己的這條生命線,而且四二式壓縮幹糧雖然真心不怎麼好吃,但真逼急眼了這玩意一包下去就能頂一天低強消耗,如果不采用重兵圍困以及堅清壁野的方式,隻要給他們機會派出小股部隊四處流竄收集糧食,你是很難用食這種東西餓死戰士們的。
而在重兵圍困下前方部隊肯定會向後方求援,隻要你不能趁援軍趕到前攻克橋頭堡的話,等待你的就是守軍和援軍合兵後的反擊大屠殺。不過在攻擊上,守軍可不會躺在砧板上任由你宰殺,在各種輕重火力以及橋頭堡的防禦工事體係掩護下,你打算用多少屍體來填這個窟窿呢?
推演了很久,指揮官們給出來的幾個作戰方案都不是令人滿意,較為穩妥的方案需求兵力過多消耗大,而兵力過少雖然靈活性強可能獲得的戰果不會多,畢竟大家是衝著人口和物資資源去的,撈不到東西還不如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