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是什麼嘞(1 / 1)

關於家是不是避風的港灣,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陽了的我,非常不想回家,無奈隻有那一個去處,我當然是不願把錢花在酒店上的,我的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這麼看來的,最後還是會選擇回家,看來家也許不是每個人避風的港灣,好歹也是一個臨時的窩點。

回到家,看見亂糟糟的家,玩具、塑料袋、繩子、各種各樣的鞋丟的滿地都是,也許吧,雞零狗碎的日子才是家,至少我們家是這樣的,因為我還有個不太愛收拾的妹妹,還有個五歲愛搗蛋的弟弟。

已經三十度的天了,但是家裏這個溫度是還不會開空調的,學校當然是一直開著,說著就想要趕快回到學校,說到底還是喜歡享受日子。

不敢相信以後這種雞零狗碎,吵吵鬧鬧的日子會屬於我,隻覺得這種日子致命的要死,平凡的窒息。

2023.5.26

第21章 向前走

永遠在這,你就會永遠困在這。

我的意思的,大膽往前走,離開家,離開舒適區。

2023.5.29

第22章 煩

好久沒寫了,大致講一下我的近況,七月一號實習,和室友小月一起租的房子。八月二十五,小月聽說學校也不強製要校企合作,轉自主實習走了。找房子,租房,和小月鬧掰(性格迥異又有相似之處,卻因為合租發現對方的缺點,她惡語相向,講到我和她耍心機,那這份友誼也著實沒有必要進行下去)。

八月二十六,搬到新房子,和高中同學zyy一起(兩個人同在杭州上學,現階段都在實習,了解到她這段時間剛好也要換工作,我們就一起租房子了)

原先2400的房子兩個月,一個月水電費估計400。現1700的房子,一個月水電150。不是消費降級,隻能說和zyy家境更為類似,處境更為相似。

和小月鬧掰很難過,但多的不是為這段友誼,我時常惶恐,每每想起她都心生恐懼,該是和她的相處模式我處於弱勢一方(當然這可能是我自己授予的)。我難過的是,回了學校怎麼辦,我會不會自己一個人,然後她和其他人歡聲笑語,多糟心。

後來和另一個室友小佳互通有無後,發現大家原來都不喜歡她。高興了一陣,不是為她,是想著我自己實習完回學校該是不會很尷尬。

作為一個e人,最大的缺陷就是受不了一個人,就喜歡紮堆在人群裏活絡,冷靜下來,或者說這個群體我並沒有把握相處的好,我就會陷在人際交往的死胡同裏無法自拔。

不理解嘛?

給你舉個例子吧,就是過年親戚來家裏,你作為一個乖小孩的榜樣,就要去和這些長輩活絡活絡,但是又憋不出一星兒半點,總得沒得辦法,卻也是不能回房,要一直呆著的。

時間跳轉11.15,最近兩個月日子舒適,起碼沒啥子大風波,和zyy也算相處的愉快。

自從和小月鬧掰後,和小佳的聯係自然也就多了,我需要一個在寢室的依靠,我沒有拉班結派的意思,隻是單純覺得回去孤立無援未免孤寂,我習慣身邊有人了,或者換一個說法,受不了在一個必須可能將來會呆的地方,我將會感受到尷尬難過,所以提前點和人熟絡熟絡。

近日,小佳和另一個還在寢室住的姑娘小蝶去了趟武功山,說好的爬到頂給我打電話沒打。最近腿摔了,兩次說來看我也沒來。其實沒有責怪的意思,我還蠻清楚她們就是這種有點隨意的人,我也隻是和他們熟絡一些,我的好朋友們畢竟也不是他們,所以我也不是很在意。

發朋友圈了,評論,電話呢?咬牙切齒,沒回,開始煩了。大抵是現在是晚上十二點,該睡了,又是要e的節奏。

沒有手機之前,我都是靠手寫感受來發泄情緒的。後來上大學了,也沒得那個習慣了,因為手上有個手機,發泄情緒的方式就轉化為和高中好朋友們打電話吐槽,和身邊的人吐槽。

歎氣成了我的標配。

逢人就說自己的苦難,見人就歎上兩口,這種負能量的輸出,讓我整個人都不好了。以前的陽光開朗大女孩,變成了誰和我聊天都要有點怕。之前覺得不過是換了一個情緒發泄方式罷了,卻疏忽了對象,以前的發泄方式大抵也還是是一種自我消化,畢竟我誰也沒妨礙。現在的這種發泄方式,有的人可以聽了當沒聽見,順便敷衍我幾句,可確實也會有人,想著給我出主意,思考著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打工了,知道誰都不容易就該別輕易把情緒外泄造成他人的矛盾。

我寫這些呢,一是為了發泄情緒,二是為了讓你們也看看這些情況是否也在你們身上發生,是不是你也沒意識到,是個不好的習慣,是否有必要改呢?

好吧,今天就這樣吧,困了,晚安,回見!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