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術基礎魯莽篇(1 / 2)

大家好呀,我是錢丟丟,上一期咱們講了盜墓一脈的秘術,關於秘術在民間流傳影響最廣的,除了盜墓摸金之外,還有電影小說中經常提到的茅山法術。

茅山法術起源於道教,而道教的法術係統,又來源於遠古中國人巫術祭祀與習俗。

雖然道家宗教化之後,極力的推崇道法自然,但一旦產生了宗教性,那麼巫術祭祀的神秘力量,也就間接的在道教係統的骨髓之中發展出來。

道教的先賢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整個道教係統中神秘化的部分,盡量的對他們進行約製和規整,以免這些詭異神秘的東西傷害到人們。

逐漸的,在道教之中就行成了,符籙、咒法、陣法之類的法術。

這些法術在道教所有的教派之中都有流傳,但每個教派之中,都將這些東西視為門中秘術,隻有那些心性堅強,得到前輩同門認可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其中,學習核心的秘法。

例如正一門,天師道中的受籙,一個道士,隻有在經過十幾年,甚至更漫長的修行,學會各種道教典籍後,同時得到籙壇監度師、傳度師、保舉師的認同,才可以進行天師道的傳度儀式,正式進入玄門核心,從而學習符籙、咒法,以及各類法術,達到與各位祖師和神明溝通的目的。

茅山一脈的傳承也是一樣的嚴格,茅山的傳承體係隸屬於正一上清派,以《道德經》為主要的經典傳承道法,起初的茅山道士大多是隱居山中,有時也會與求仙問道的政治家們有所交集,學成之後,茅山的道士也會去往民間曆練,將茅山一脈的咒法和醫術用來治病救人,為人作法打醮,消災解難。

但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茅山一脈也經曆興盛與衰敗,那些跟腳清正隱居深山的道士,變成了影視劇或小說之中,擅長驅鬼請神,煉僵屍,養鬼怪的道士形象。

想要了解茅山法術由正統到民間化的過程,還需要在最初茅山的祖師爺建立茅山一脈講起。

茅山一脈的祖師爺是漢朝漢景帝時期的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三個人,這三個人同出一個血脈,乃是三個兄弟,這茅家自秦始皇時期就開始修習道家學說,甚至有修成仙人的說法,漢朝時期,老大茅盈受到家族仙人的點化,從小就開始修習道法,十八歲離開家鄉去往北嶽恒山修道。

茅盈在深山之中,修習《道德經》與《周易》兩部經典,清修了六年之久,最終感動一位道行深厚的女修真者,這女修真者就指點茅盈說道,

“修道依照典籍而行固然是正道,但無良師指引,無益友切磋,終究孤苦難行。大道漫漫,還需一位領路之人啊。”

茅盈見此,便知道機緣已到,急忙拜求這位修真者,那女修真者見此便笑道:“西城有個王君,修得了上清大道,何不去求他教授於你呢。”

茅盈於是齋戒靜心三個月,去往了西城,果真遇到了一位真人,於是拜其為師,修行玉佩金璫之道,太極玄真之經,並修習了諸多上清一脈的法術符咒。

後來四十九歲的茅盈就修道有成回歸了家鄉,這茅盈的二弟茅固當時被漢景帝封為太守,三弟茅衷後來是漢宣帝時期的五更大夫。

這二弟和三弟見大哥得了大道真傳,於是也辭官開始在大哥茅盈的指導下修道,這三位後來尋找了一處風水寶地,此地便是道教號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

三茅真君在此地修建了三茅道觀,開始傳道救民,在茅山一帶驅魔鎮妖,並且開始用各種靈丹妙藥,符籙咒法,為當地的百姓進行生理上的救治和心理上的疏導。

茅山一脈也從此時開始傳承下來。

茅山一脈是正一上清派中,道術法事,驅魔降妖影響最大的一脈。

要說到做法事與驅魔鎮妖,就不得不說道教之中的兩個流派劃分,在道教之中,全真派主張性命雙修,以清靜無為,修身悟道為主,不去鑽研數術、法術與符咒,全真一脈需要嚴守戒律,不許吃食肉類,也不許結婚生子。

但正一派則可以吃食肉類,可以娶妻生子,而且,正一一脈必須學習符籙、念咒,鎮魔、除妖、醫藥和陣法風水的秘術。

丟丟在【中國神話-道教篇】裏也講過,自從百家爭鳴之後道家興起,中國的巫術祭祀活動的主持,逐漸的就由道士們所擔任。

人們在苦難中需要神秘力量支持人們活下去,也需要神秘力量解釋一些人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於是,正一派的道士們就扮演了“巫”的角色,在各地舉辦驅魔打醮之類的活動,而正一派之中,扮演這種角色影響最大的,就是茅山一脈的道士們。

因此,在民間,那些看風水的,給人畫符籙,做法鎮魔驅邪的道士,很多都是茅山道士。